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印石文化
印石文化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漫谈儒学

    时间:2017-02-13 08:58: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3a3a511.jpg


    儒是什么?
    《论语》是孔子言论的总集,孔子也是儒家的开创者。儒教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但在《论语》这本书里面,并没有出现“儒”这个字。那么儒是什么?
    其实,“儒”只是孔子生活年代的一个社会角色,就像现在的企业家,是社会上一个公司的领导,带领一群有共同志向的人完成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的人。具体地说,“儒”在孔子时代,是一群在乡里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人,如同现代社会的教师。孔子是其中的一个。
    孔子的聪明之处,是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其思想内容既有继承了前代夏、商、周的正统,孔子最重视的周公思想,“敬德”、“保民”、“礼乐”文化都是周公所创,孔子都继承了下来。也有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所创造,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起,形成一个学术思想流派。属于百家争鸣中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继承了前人思想成果的一个学术宗派,其它的宗派都没有继承,尤其是法家明确反对继承传统文化。儒家与生俱来的文化传承性,使儒家思想在以后的发展中,被历代文化大儒得以不断地完善。
    儒家教你怎么做人
    儒教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习惯,内容很多,这里仅举数例。
    首先,儒家特别重视道德价值,提出“志道成仁”。“志道”,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成仁”,就是完成和实践,“不成功便成仁”,意思是用生命完成道德的理想和观念。“志道成仁”,就是要用孔所说的道去完成你的远大理想。但“成仁”有多种方式,不一定要用完结生命来完成。
    其次,儒家明确提出“群体优先”。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这与中国的农耕文化不无关系。儒学的根本是“人学”,这与西方的“人学”有所不同。西方“人学”讲究个人主义,而儒家强调的是在一定的人与人关系中如何做人,儒家学说以“群体优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三,儒家提出的“明辨是非”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儒家重视“义利之辩”,而这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言。“义利”就是公私之间的关系,如果“义利”不分,就会发生“义”为“利”所用,“公”为“私”所用的问题,现在的贪官污吏们,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分清“义利”之间的关系,而触犯了国家的法律,锒铛入狱,后悔一迭。这一点不是针对老百姓的。
    第四,“忠恕之道”是儒家的一贯之道。“忠”是指自己尽最大力量去完成义务,“恕”是指对他人尊重,对他人体恤,“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注释。
    儒教与国学
    国学是以孔孟之道为主线,国学的根本就是“民学”,这是与“君学”相对而言。“君学”出于朝廷,“民学”来自己民间,前面已经说过。黄宾虹研究过,“礼、乐、射、驭、书、数”中的“书画”就是一种民学。另外,中国学术,从《易经》、《尚书》算起,诸子百家,除《诗经》的“颂”、《礼经》的“周礼”、《书经》之“典”外,全部出于民间。我们看到的孔子、孟子有很多是应对君主的谈话,但其本质上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给老百姓说话的,告诫君主要以民为本。如,孔子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为人君,止于仁”。他们的谈话为后世统治者所采纳,唐王李世民将此归纳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非常经典。学术儒家是经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改造而成,并进行了体制化而成儒家学派。一直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进而成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精神支柱:国学。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又使儒家思想一次次地被歪曲和走样,使人们又看到儒家文化的虚伪和腐败。这是后面所要讨论的话题。尽管如此,人们在批判儒家文化的同时,又从儒学文化中看到道义和良心的希望所在,毛泽东曾经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研究。”“要吸取其民主精华,去除其封建糟粕。”
    对儒学的误解
    鲁迅先生说,在整个二十四史当中,他看到的就是两个字“吃人”,而他的同榜学长马一浮先生看到的却是“仁义道德”四个字。这是因为各自身负的使命不同所造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近现代历史上有两次消灭儒学的运动。一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和此后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主旨是打倒帝国主义,但后来的学者把这两次运动捆绑到一起,把五四运动也定性为“反封建主义”,影响了后世对儒学的合理解读,以至民国政府将古文从学校教科书中删除,使中国文化出现历史上所没有的断代现象。二是由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这是继新文化运动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彻底革命,属于“彻底反”,不仅革了文化的命,也革许多文人的命。并提出“大破大立,不破不立”的口号。现在看来,“破”是明确的,凡是属于传统的东西都在破之列,但要“立”什么,很多人没有认真思考过。不可否认,后世儒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反人性的东西,如理学家的虚伪,礼教的残酷,以至所有的儒学都是糟粕,被列入打倒之中。这些都是被绝对化的结果。

           在新的历史时期,儒学的根本精神和核心价值体系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深刻地理解。现代国学大师们把儒学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四点:一是“以人为本、以德为体”的道德人文精神;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兼容精神;三是“经世致用、济世安民”的政治实践精神;四是“实事求是、革故鼎新”的务实创新精神。其最为根本的是“道德人文精神”。儒学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仁”为核心道德价值体系,这个体系里面包括“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和”“勇”“谦”等价值内涵。儒学自19世纪中到1949年全国解放,一个半世纪受到西方人权文明和科技文明的冲击,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命运,尤其是在1949年到1979年这30年的冲击,儒学处于极度衰落的地位。现今社会风气江河日下,贪污腐化盛行,与这批目前正在管理国家的人,大多出生并受教育在这个年代,缺少传统文化教育,对儒学的不了解不无关系。2011年,中共十八大把儒学的复兴与国家的复兴相提并论,提出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中国特色,这个中国特色正是中国的国学---儒学,儒学到了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新贡献的最好时机。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