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琴棋风韵
琴棋风韵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古琴谱的发展历史 你知道多少?

    时间:2018-10-16 08:48: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一切器乐曲谱,都是以记录曲调为主,再加注该项乐器的专用指法符号。唯独古琴曲谱例外,从文字谱到减字谱,都是只记指法,不记旋律和节奏。 

    汉以前,古琴尚未定型,有五弦、七弦、十弦等,大小长短不一,琴面不平,没有徽位,以弹散音为主。

    那时古琴主要是作为歌唱的伴奏乐器,曲调很简单,技巧也不复杂,能唱就能弹,故有“家弦户诵,君子无故不撤琴瑟”的说法。

    用民歌曲调弹唱民间歌谣,才可能做到“诗三百五,孔子皆弦歌之”。 

     

    这时,琴谱并非必需,即使有,也是以官商唱名记录曲调。相传“琴谱始于雍门周,张敷,因是别谱,不行于后代”。

    这种“别谱”,可能就是曲调谱,《碣石调·幽兰》的弦序名称,大概还保留着这种“别谱”的痕迹。

    东汉以后,古琴体制逐步完善,为了适应演奏按音、泛音的需要,琴面趋于平整,出现了徽位,再不是一弦一音了。

    且古琴是按五声音阶定弦的,同声的徽位多,音色变化大,若不注明弦序、徽位和左右手指法,将使演奏的人无从下指。

    随着古琴器乐化的发展,演奏技巧越来越复杂,这时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记谱了,于是就产生了文字谱。 

    古琴的教学,向来都是依靠口传手授,要口传就要有一种说法,而这种说法写成文字,就是文字谱。

    文字谱约产生于魏晋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唐代。

    减字谱的创制者是唐人曹柔,其活动年代大致在中唐前后。 

     

    从中唐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至少度过了近千年的漫长岁月。由于各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美学趣味与古琴演奏技法存在差异,也使古琴减字谱产生了种种变化,大致说来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草创期:中唐

    此期减字谱以曹柔为代表。

    它刚从文字谱中脱胎出来,与文字谱相比,有两大不同:

    1、明确区分“四指八法”,改变了文字谱食、中两指均可用抹或中、无名两指均可用勾的传统。

    2、将所有的指法、术语,取其偏旁,进行简化,组成新的谱字。

    其他方面,特别是重用右手“蠲”、“全扶”等“繁声”指法,弦名称“宀”(宫)、“倽”(商)、“?”(角),徽位名称,“儚”(寸许)等,均与文字谱一样。因此,这种减字谱还是比较繁琐的。

    由于各琴家对同一谱字减取的部分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减字体系。 

    发展期:晚唐至两宋

    此期减字谱可以晚唐陈拙、北宋成玉为代表。

    其主要变化有三:

    1、有的术语进一步简化,如弦名改称“一(或作“大”)、二、三、四、五、六、七”。

    2、右手“繁声”指法进一步分化,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同类指法。如蠲即有叠蠲、背蠲、正蠲、反蠲、夹蠲之分。

    3、与日益强调“声韵”的要求相适应,左手指法得到了发展。如猱即有正猱、上猱、下猱、夹徽猱、再猱等等。 

    成熟期:宋末至明清

    此期可以宋末《事林广记》、明中叶《松弦馆琴谱》、清初《五知斋琴谱》与清末《琴学入门》各谱为代表。

    总的倾向是,右手“繁声”指法被单声指法所替代;

    各种术语进一步规范化,如徽位已统称几徽几分;

    左手指法得到发展;

    开始出现点板的要求。

    自古以来,有关减字谱的文献数量甚多。其重要者见于《太古遗音》、《琴书大全》与明清两代的大量琴谱内。近人著作有查阜西《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管平湖《古琴指法考》等,可供参考。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