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抚琴图
一、古琴艺术的文化属性
曾几何时,“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稽康语)古琴与我们中华文化中“君子以玉比德”的早期审美观达到了高度一致,于是“琴”由“器”走向了“艺”继而又走向了“学”的路程.琴发展成为一种“琴学”更加验证了她在历史演进中已经融进了中华文化,并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与推广,于是,“琴”继而走上了“道”的路程。由于中国的文化传播还是依靠“儒、道、释”去传播,它的影响波及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古琴作为一个“媒介”乐器,最能体现中华传统儒道思想以及外传文化佛家思想的精神境界。
(一)孺家修身理性之器
儒家历来强调文学艺术作品的教化功用,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就是强调礼乐并非只是玉帛、钟鼓等礼乐形式,更主要是礼乐具有经世致用的意义。又,《荀子·乐论》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则明确认为音乐是“治人之盛者也”。古琴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并非只是能演奏优美音乐的乐器,而已经成为了儒家音乐思想的载体,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历代琴论及相关音乐美学思想对此均有明确表述,如《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34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新语.无为》曰:“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摸若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桓谭《新论·琴道》曰“总会枢要,足以通万物而考治乱也。”《诚一堂琴谈集论》曰“古之圣帝明王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咸赖琴之正音是资焉”。以上相关言论均非在审美的乐器层面探讨古琴,而是在功能的层面探讨古琴具有的教化、修身和治国的功用。因为儒家强调古琴的教化功能,因此古琴美学又强调“禁”字,禁止人们用古琴抒发不合儒家礼法的情感。如《白虎通·礼乐》曰:“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新论·琴道》云:“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风俗通义·声音·琴》曰:“故琴之为言禁也,雅之为言正也,言君子守正以自禁也”等;其次,古琴形制各部分结构命名遵循“尊卑有序”、“君臣有别”的伦理原则,以此宣扬儒家的礼法精神。例如,古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微、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此外,古琴乐曲的音色亦须合乎儒家推崇的“中正和平”的审美规范,儒家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反对“烦手淫声”“烦声促节”等相关音乐演奏与审美的要求均是古琴美学需遵循的。如《溪山琴况》被誉为集古琴美学之大成,徐上派在书中提出了古琴演奏遵循的“二十四况”美学原则,但据刘承华研究,《溪山琴况》审美精神的主旨是“和”,“和”在“二十四况”中具有纲领性和贯穿性。既然儒家以“和”为最高审美规范,那么表现“不平和”等悲哀怨恨之情的音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儒家禁止、摒弃的对象。如陈肠《乐书》曰:“今夫琴者,君子常御之乐。盖所以乐心而适情,非为忧愤而作也”。庄臻凤《琴学心声谐谱》云:“鸣琴乃除忧来乐之意,其中谱名不吉,及悲愁怨悼之词,抚之转增惆怅,又违时字句,悉皆屏去”;第三,古琴蕴含崇敬圣贤之思想。汉朝以后的所有琴论或者是古琴专著,其题辞或序大都将琴的发明与制作归功于上古时期的圣人。如《乐记·乐施篇》云:“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新论·琴道》曰:“昔神龙削桐为琴,绳丝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蔡邕《琴操》云:“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等。除此之外,他们亦将儒家推崇敬仰的历代圣贤作为古琴音乐描绘和歌颂的对象。《文王操》是体现崇圣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琴曲,这首琴曲是人们为了缅怀,歌颂文王功德而作,乐曲优美流畅而又不失庄重肃穆的色彩,成为儒家思想作用于古琴的精致典范。
(二)道家法天贵真之旨
与儒家赋予古琴修身理性、经世致用的伦理功能不同,道家以自然为美的审美追求完善了中国人在古琴精神世界的艺术生命。老庄学派追求的“道法自然”、“法天贵真”等相关审美原则在古琴音乐思想上均有明确体现。《老子》云:“大音希声”,《老子》崇尚自然之美,贬斥有声之乐、人为之乐,推崇“淡兮其无味”(《老子》)的音乐风格,所谓“大音希声”是以“有”(希声)去悟“无”(大音),以“无”(大音)去体“道”。这是对音乐至高无上的体会以及对“大音”的完美追求.如〔宋〕成玉破《琴论》引《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之语,而谓“弹琴者至于忘机,乃能通神明也。”《杏庄太音补遗》则有“大音古稀,方识天根之妙而听于无声。”苏vid,《春草堂琴语。鼓琴八则》亦借《庄子·让王》:“鼓琴足以自娱”之喻,而说“故鼓琴者心超物外,则音合自然。”苏轼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题沈君琴》)。庄臻凤说:“琴乃天真元韵,音出自然,不喜以文拘之,拘之则音乏滞。”(《琴学心声谐语·凡例》)以上琴论均反映了琴人在演奏、欣赏等层面追求“大音希声”的意境.从以上论据可以审视出《老子》的“大音希声”,《庄子》的“至乐无声”是道家对于古琴超越想象的最高艺术定位.对古琴美学的积极影响是使人们在古琴音乐表现中体会出艺术的“真”。在此境界上,道家赋予古琴以“希声”的宗旨,古琴不止是一种乐器,更是体现自我人格的道器。
(三)佛家参禅顿悟之法
通观佛教思想对古琴音乐美学的影响,其中心思想集中体现在了禅宗的“顿悟”说。“以心感悟,以默会为意.”佛禅的“顿悟”思想甚至被作为艺术创作和人生境界的理想标尺加以运用,无意中确与“儒道”的“成圣”“至人”说达成了某种同一。如宗密禅师所说:“从迷而悟,即顿转凡为圣,即顿悟也”。宋代成玉涧《琴论》是最早把琴学禅理联系在一起的,其在书中指出:“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练,瞥然省悟,则无所不通,纵横妙用而尝若有余。至于未悟,随用力寻求,终无妙处”。他认为学琴与参禅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同构性,均须“瞥然省悟”方能达到以心感悟的境界。“攻琴如参禅”的空静佛家古琴思想,强调修心为本,以清静虚无为本,才能呈现素净质朴之音色;其次,转瞬即逝的创作灵感与禅宗所追求的“顿悟”有着惊人的相似。艺术品点睛的完成就是禅宗那一刻的顿悟。因此,成玉涧、李费等将禅的思维意识用于古琴音乐和古琴音乐创作,致力于使琴者心领神会,彻悟琴学当中的思想。后世《枯木禅琴谱》所谓“以琴理喻禅”等均是“攻琴如参禅”思想的发展.清《臣卉堂琴谱》有“譬之谈禅宗这无法可说“一夫琴,借词为荃蹄……”。清《友声社琴谱》有“严道彻先生日:“琴道不传而传,譬释氏之传灯一二,慧心相续不断。”等相似的句子。对古琴美学是有一定影响的。今人饶宗颐教授在《古琴的哲学》一文里即谓“古琴和中国哲学的关系,可说是‘扣其两端’,琴之为道,与儒、道、佛三教都有密切关系。”因为古琴在中国音乐众器之中始终独树一帜,它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恰恰与其蕴育于儒、道、佛思想的沃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儒、道、佛三家思想在文化的发展上也实实在在充分体现在古琴的音乐当中。正如武汉音乐学院丁承运教授在“首届中国古琴艺术保护论坛”讲演精粹中曾说到“古琴一旦剥离了文化就成为了一种抽象的符号。”
二、古琴艺术在当代的生存现状
一种音乐形态能在社会大众中广泛流行,首当其冲的要务就是这种音乐理念能激发大众的兴趣,并使之流行。曾经,古代帝王就是对古琴音乐的流行产生过重大权威性的影响。但流行的实现,仅仅依靠外来的刺激是不够的,还需要这种刺激能够满足人们潜在的感情、符合人们当时的文化心理模式以及心理需要,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是处于一种“期待”状态。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古琴比较陌生,对古琴音乐没有心理上的“期待”,就更谈不上“喜爱”了.德国报刊曾评论古琴音乐:在中国没有任何乐器,能在体现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与之相比,但它在今天的中国却是件最不为人熟悉和最不流行的乐器。由此可见,怎样发展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古琴音乐不能很好的在现代社会流行开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现代与古代存在着时间、空间、文化、审美、思维意识等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别于其他乐器独特的文化属性
古琴作为儒、道、佛思想的载体,她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传播音乐的乐器,更是儒、道、佛三家实现理想统治的精神武器。其次,中国古琴音乐号称文人音乐,而中国文人又极富特色的人生哲学(外儒内道)在古琴音乐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在提倡“士无故不彻琴瑟”的传统文化中,弹琴俨然已成为传统文人修身养性的途径,将能弹琴、弹好琴作为自己高尚道德情操的精神追求。这也是对孔子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践行。一方面要体现出文人静、远、淡、逸(方能与道相通)之情趣本色,另一方面要求弹奏的严肃性,因此,这意味着古琴音乐可能天生即与社会大众的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加之古琴艺术所包含的政治色彩以及曲高和寡的特性一直延续,致使她缺乏应对时代的创新力,无法很好地融合时代气息.因此,现代中国社会的日新月异之变迁似乎将古琴与大众这一距离更加延伸扩大。再者,古琴音乐的审美规范以及其蕴含的诸多思想与现实的审美理念产生了差距,这些均不能满足新世纪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追求,因此导致了古琴音乐“曲高和寡”的境地。
(二)现代人文环境改变中的尴尬境遇
古琴从上古流传至明清,虽然历经了历朝历代的变更,但从未走出封建社会或者说是儒道佛尤其儒道思想占文化统治地位的这样一个大环境。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经巨变,旧式文人群体的逐渐消失,古琴也逐渐脱离“雅文化”背景,加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破四旧”,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在此情况下,古琴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古琴文化遭遇新式文化的强烈冲击,其生存状态面临严峻的危机。这些危机包括琴派琴社的衰败、琴家琴人的胭如、琴学研究的滞后等诸多方面。这些均严重影响了古琴艺术在当代的发展。
(三)古琴传统美学与当今主流审美意识的距离
音乐美学观念往往潜藏在音乐历史的进程中,并时刻影响着音乐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流行。古琴音乐的意识形态与它在同一文化土壤中所产生的音乐美学思想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古琴文化的根深蒂固却与当代古琴音乐的审美流行存在抵触,如中正、平和、严肃、低缓的演奏美学和审美规范。但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绵延几千年的传统古琴文化(不仅是古琴音乐)却在迷惘中进退两难,现代的人们无法感受、体会、欣赏古琴的古乐,这是因为,现代音乐的审美态度发生了翻天攫地的变化,人们需要多元化的音乐,需要符合个人情感的音乐,需要雅俗共赏的音乐,需要娱人娱己的音乐。因此,我们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古琴艺术中的一些诸如“琴者,禁也”“琴者,心也”“娱己不娱人”等观念,不能囿于这些观念停滞不前,在继承这些理念的同时应有所发明,这样才能使得古琴艺术重回人们的审美视野。
(四)古琴在当今不为大众广泛接受的人为因素
古代,正是由于文人、雅士群体的加入,古琴才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下,不要说普通大众对古琴充满陌生,就连一些高知识分子,对古琴都不是很了解,在这样的环境下,古琴的传承面临许多新问题在所难免。根据“中国古琴网”在200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现代社会参与古琴活动的群体中,专职古琴音乐工作者不到总数的2%, 95%的人都是业余爱好者,这95%的人群对中国古代琴学传统与教育模式缺乏切身体会,相比传统琴学以“士”阶层为主要参与群体而言,当前参与琴学的群体身份已发生重要转变。古琴爱好者虽越来越多,但真正领会琴学精义的却并不多,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背景下,古琴艺术的传承将面临断代危险。
(五)当下音乐工作者与古琴艺术家的担忧
当下音乐工作者与古琴艺术家们,迫切地希望为古琴艺术在现代的发展,寻找到一条康庄大道。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与古琴同为民族乐器的筝、琵琶、二胡等乐器,在现代一直活在广大公众中并深受欢迎和喜受。学习这些乐器的人数每年攀升,是与其不断追踪人们(尤其大众的)变化着的审美意识,不断参与各个时代人民的情感体验,表现现代人的文化生存状态,进而在交流反馈中调整、改进并自我完善紧密关联。例如琵琶、古筝的形制与演奏手法,在近现代均有较大的改进,这也是它们能较好地适应现代文化生活的原因所在。古琴形制从古至今未曾有大的改变,因而如何适应今天的文化环境,将是琴界所面临的最大课题。我们需在借鉴其他民族乐器与时俱进发展的基础上,在不破坏古琴传统韵味的前提下,进行更多的思考或实践。
古琴从远古时期的各种传说到周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继而琴学兴盛,至文化大革命元气大伤,渐渐为人所冷落。直至21世纪初,古琴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才又逐渐开始回归民众的视野。为了不让古琴沦为博物馆中的艺术藏品,我国的民族音乐家们和音乐爱好者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求古琴音乐发展与传承的新的出路。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已初步找到一条适合古琴音乐在当今社会传承发展的适应性的新思路.冯光任先生曾说过,“自古琴被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古琴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务院在前两年发布的文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国家的定位和要求清晰而准确,就是看准了古琴艺术的文化特殊性,才制定出保护、抢救为先,利用、传承为后长久策略,这对于古琴艺术的现代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三、对古琴艺术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展望
保护与传承是古琴发展的核心。当今,国内古琴现有的流派,如岭南派、广陵派、虞山派、梅庵派、中洲派等都有其代表性琴家。保护古琴音乐的根本就是对古琴音乐传承人的保护,保护他们对传统古琴音乐文化的原生性传承。因此,我们要重视对这些古琴流派传承人的保护。如何做到让古琴在我们这个时代展现它应有的音乐魅力?这是历史赋予我们从事古琴演奏及研究者们的神圣职责。我们首先必须明确我们保护的是古琴,是古琴艺术,不是圣人之器,不是积淀在古琴身上的一些文化思想和哲学态度。川想要达到很好的保护和整理,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重视古琴文化传统的原生性保存;其二,学习和引进其他国家保护本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做法,积极寻求和建立有效的保护措施。其三,为古琴的传承发展开辟适应性的道路。
近几年来,在普及和挖掘古琴音乐的过程中,众多学者与演奏家发现,古琴在传承中不仅丢失了相关审美理念,而且弹奏技巧也有较大程度的忘却。现在很多习琴者没有真正理解曲调的含义和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其主要原因就是对古琴艺术、演奏技法、演奏传统缺乏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很难奏出原曲的效果.要想改变这样的发展境况,首先要对古琴艺术史、古琴演奏理论、古琴音乐审美、古琴记谱法、古琴调弦技法等与古琴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全面的学习与研究。其二,在国民教育体系里需要给予古琴艺术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建立相关古琴的教育模式和编写教科书。同时,通过演艺活动、新闻媒介向社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艺术,喜爱古琴艺术,实实在在地做些有益于古琴研究、保护和推广的活动。
古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遗产,并且给后人传播下去。笔者认为,欲使古琴真正达到一个民众接受、喜爱并普及发展的水平,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努力。
一是就目前古琴艺术发展现状而言,排在首位的任务是对古琴的保护。对古琴音乐的挖掘整理和对琴人的保护,可以形成古琴在新的时代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如果缺失了这样的条件和基础,古琴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只能是一纸空谈。
二是在对古琴原有艺术性保护的基础上,逐步走大众推广之路.让古琴音乐打动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和认识到它的魅力所在。但这并非是要使古琴走通俗化之路,通俗化之路与古琴艺术的本质是完全相背的。因此,这种面向大众发展的方法,是建立在提高大众传统文化审美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
三是古琴被纳入“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的骄傲,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所接受的反映,我们每一位从业者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地为古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尽一份绵薄力。做到尊重历史、立足现代、守望未来,努力使传统艺术在现代文化环境中获得新的生机。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