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过去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开始被中国社会所重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开始被人们重新认识。
中国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四大类,而文人音乐的代表就是古琴。但是,随着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也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社会遗忘。从2003年到今天,古琴艺术和琴人从被人们遗忘、被边缘化,到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主要是在大学生和白领阶层中。奇怪的是,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只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已经开始有人嘲讽了。在北京的知识圈里曾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所谓京城新“四大恶俗”———听昆曲、学古琴、喝普洱、练瑜伽。对这种说法我颇不以为然。
所谓“俗”,一般是指普及的大众文化;所谓“雅”,一般是指少数知识阶层的“精英文化”。《诗经》里有《风》、《雅》、《颂》,《雅》是什么呢?是京畿地方,就是当时首都周围知识阶层的创作;而《风》是“俗”的,是当时老百姓中传唱的各地民歌。但实际上“雅”和“俗”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而且常常雅俗互换,尤其是时间可以使“俗”变成“雅”,前朝之“俗”常常成为后朝之“雅”。古琴则不同,在中国古代,它始终是文人的乐器,从来没变成过俗的东西,而且始终和俗处于对立的地位。古琴过去不是俗文化,今天不是俗文化,将来仍然不大可能变成大众文化,更难变成真正的俗文化。因为它身上所负载的丰厚的文化内涵,包括古琴本身的气质、性格就决定了它始终只能是小众的文化,只能是雅文化。古琴本身的人文精神、艺术精神能够保证古琴不会被恶俗。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文化负载最丰厚的乐器和艺术,简单地总结它的人文精神,一定会挂一漏万,一定不能够被所有人都接受。为了使我的体会能更鲜明地表述,我把古琴的人文精神大胆地归纳为一个“敬”字。徐上瀛“二十四况”的“静”是古琴的艺术风格,我讲的这个“敬”是它更内在、更深层面的精神。那么古琴和“敬”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我把这个“敬”字提炼成古琴的人文精神呢?我想这要从中国的文化传统说起。
有“礼乐之邦”美誉的古代中国是最重视音乐的国家。从先秦开始,儒家最强调的两个字,一个是“礼”,一个是“乐”,把“礼”和“乐”之间的关系说得非常清楚。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一个人的人格养成,到治理一个国家,靠的就是“礼乐”。“礼”里面包含着国家制度,包含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尊崇的最重要的精神和相应的仪轨规章;古代的“乐”不仅仅是音乐,它还包含着舞蹈、文学等所有我们现在称作艺术的内容。那么一个“礼”、一个“乐”起什么作用呢?用荀子的话说,就是“乐合同,礼别异”。异是不同,是分别。一个社会必须有区别,有严格的阶层,有上下、尊卑。但光强调礼也不行,比如古印度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不容混淆的阶层,尤其是被称为“贱民”的人是不能够和其他阶层通婚的。它的等级鲜明,“别异”得非常清楚。但是阶级过于鲜明,社会就没有包容和亲近感。差别之外,还得有亲和的、融合的东西,这就是“乐”的作用。“礼”的精神其实就是一个“敬”字———没有敬就没有礼。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中国人讲孝道,给父母吃穿,生病带他去医院,这是不是孝?孔子说不够,供其吃穿这叫“养”,和养鸡养狗养猪养马是一样的,养和孝最大的区别是孝里头有敬,你要尊敬你的父母。所以这个“敬”字是中国古代传统理念最重要的一个字。
“敬”字联系到一个词叫做敬畏。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现在我们的社会缺的就是敬畏之心,很多人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变成动物,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我们把这个“敬”字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内容。“礼乐”是相辅相成的,“乐合同,礼别异”,礼和乐结合起来,才能安定人心,安定社会。所以我把古琴的精神也提炼为“敬”字。那么,古琴精神中的“敬”有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古琴从五个方面体现了“敬”:第一,敬己;第二,敬人;第三,敬天地,敬自然;第四,敬圣贤,敬先人;第五,敬后人。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