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琴棋风韵
琴棋风韵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古琴的修身与养生 下

    时间:2018-04-02 09:32:56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以音乐作为养生、怡情的手段,并逐渐发展为以音乐作为诊病、治病的一种手段。五行是中国古代认识客观世界的重点概念,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构成。在五行体系中,不同物质可以相互匹配。由于五音能够配属于不同的脏腑,脏腑的机能状态也能通过五音、五声表现出来,所以古人将五音形成的不同意象与五行相配属,形象地描述了“徵”音躁急动悸像火的特性,“羽”音悠远像水的特性,“宫”音浑厚温和像土的特性,“商”音凄切悲怆像金的特性。于是,这些概念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了一种抽象的联系。

        根据静心的原理,选用优秀雅致的古琴音乐来获得保健的功效。曲调圆润、节奏舒缓、响度轻柔的乐曲,十分适合静心养生之用。人们在听到幽雅的音乐之后,便会沉浸在音乐美的世界,甚至进人心醉神迷状态,满足了内心泰然的需要,增进了心身健康。任何一种艺术都能缓解人们的压力,但古琴所表现的音乐更丰富、更细微、更深入、更有力量。

        从乐器特点来看。首先,音色丰富并且极具对比性的质感,低音古朴深厚,余音绵长不绝,高音则清润明亮,极富穿透力,而其“同音异弦”等特点能更精微细腻地刻画人心。其次,表现手法丰富,古琴琴曲的节拍多变,让演奏者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古琴所特有的“走手音”能使音线轻重疾徐的同时,还有刚柔、方圆、浓淡等变化,给人以趋于意境悠远、神韵无限之感。古琴属中低音区乐器,从人的心理通觉感受来说,更为沉着深切,常常加深了幽远深邃的意境,因此有李白“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名句。

        从乐曲内容来看,古琴乐谱中不仅有儒家文化中的平和仁爱,道家文化中的清净超然,更有不被流派所限的丰富的人生智慧,比如《梅花三弄》的潇洒浪漫,《酒狂》的自由狂放,《广陵散》的慷慨豪壮。《平沙落雁》描绘出的沙白风清、云飞天远、雁阵从容的自然景象,让人听之天地一宽。而同时,时而潺潺、时而汹涌的《流水》,其活力十足的特性也令人明朗超脱。而乐曲内容里面熟悉的历史人物,一脉相承的文化氛围,都让人们容易被曲中的思想意识、情感所感染。

      在“非典”时期,著名古琴家李祥霆先生的唱片曾被作为“医保用品”用于医护人员,中日友好医院的跟踪调查显示,这些音乐对缓解焦虑、抑郁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他在美国发行的两张和美国音乐家即兴重奏的唱片,也作为“治疗音乐”销售得很好。

        古琴养生不仅仅是听音乐养生,因为古琴不仅是听,更要弹。弹琴亦称为抚琴,右手指拨弦,左手指在琴弦上滑动,像大鹏展翅。不仅有高雅的动作,还要有左右大脑的活动。一首优美的乐曲从自己的手指下流出,那种感觉,如临深山,如感秋意,如观江河,如处静夜,在现实的这个喧嚣的环境里,自己创造出一个舒畅优雅的小空间,什么工作的紧张,任务的压力,人事间的烦忧,甚至病疼,全都化为乌有。我自己亲身体验,在紧张的工作时,或面临巨大的压力时,一想到晚上回家可以弹琴,一想到家里墙上挂着的那张心爱的古琴,心里顿然生出一种美滋滋的感觉,压力立时就缓解了许多。而晚上下班回家,在自己独立的小环境下,轻轻抚弄一曲,自己的心情立时沉浸在优雅无挂的氛围中,各种困绕你的烦恼和紧张都消失了。内心平和了,体内各个生理环节逐渐趋于和谐,体内和谐,免疫力上升,百病难侵,这不正是养生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怎样才能达到真正修身与养生的目的呢?我认为应该确立如下几个观念:

        1 敬琴

        真正爱好古琴的人,不愿意把古琴视为仅仅是一种乐器,是一种可以随意放置的物件。他们认为古琴是道,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哲理的而必须加以崇拜的有灵性的乐器。古琴是良师益友,是自己终生的亲人和朋友。古人在弹琴之前,要沐浴更衣,焚香盥手,这并非是一种迷信,而是表示对古琴的恭敬。面对古琴就像面对我们的先人,用自己的心灵和我们的先人对话,感受古代先人的心灵和丰彩,从中受到影响和教育。因此,弹琴时不能摇头晃脑,左顾右盼,要正襟危坐,要专心致志,要时刻表现出一种谦逊和恭敬。古人的琴学理论中就有“十不弹”的说法。这里面有一些有着较强的时代性,已不适合现代人的需要,但体现出的对古琴的崇拜和恭敬却是作为修身养性和养生所需要的。为什么现在还有不少保留完好的唐代、宋代、明代的古琴,却鲜有其他的乐器呢?这首先就是由于爱琴人把古琴视为珍宝。我们今天的琴人仍然要建立敬琴的观念。不敬不信,怎么能达到修身与养生的目的呢?

        2 静心。心情平静是健康的源泉。《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怡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这就是说,心情平静,不动杂念,疾病便无从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还指出:“内无思想之急,以舔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这就表明,做到心情舒畅;安然自得,便会延年益寿。如果每天都想着得奖,想着成名,想着发财,那么,伴随你的必然是焦虑和苦恼,怎么可能养生呢?

        古琴由于其结构的原因,音量较小。有人把这看作是古琴的致命缺陷,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乐器。其实,这正是古琴的优点和强项。音量小则要求环境安静。天籁般的音色沁人肺腑,使人的心情也安静下来。因此,在安静的环境中,静静的听琴或抚琴,使自己在市俗的喧嚣中找到一片纯洁的净土,即修身,又养生。尚若弹奏的是音量很大的乐器,不仅同室之人受到干扰,就是左右邻居也受到影响,自己的心也很难安静。所以有人说:“古筝悦耳,古琴悦心”。在古代文人阶层中,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文房四艺中,琴就位列第一。也许正由于古琴独特的“悦心”效果,其生命力历经3000年依然沿续着,并且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静心,还包括要虚心学习,认真理解琴曲的含意。古琴是标题音乐,每一首琴曲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含意。在琴谱中,每首琴曲前都有一段题解,说明这首琴曲的来龙去脉,曲意内容和弹奏特点。因此,抚琴者或听琴人都应对此有所了解,才能深刻理解琴曲的内涵,才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产生影响。

        3 清欲。何为清欲?即清心寡欲之意,修淡泊之心。作为业余琴人来说,弹琴为悦已,不争名、不求利,不为考级和比赛焦虑,也不为排名前后而不悦。偶为表演不求佯狂之动作,哗众取宠;也不强求服装之新颖,以戏剧效果悦人。所弹琴曲不必贪多,但要弹好。三首五首、十首八首足矣。精雕细刻,反复揣摩,认真体会古曲之深意。不可随意改编,不能以好弹好听为宗旨。  有人反对“琴者禁也”的说法,认为禁锢了人的思想。我却觉得这还是必要的。弹琴人修身养性,即应格除损人利己轻狂虚假之风。琴者禁也,禁的是不道德的思想言行,这正是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琴者,心也。必指正人之心,而非小人之心。是在修身养性基础上的心,而非自然之心。

        4 持恒。恒心即持之以衡的精神。古琴的特点是每一条弦上都有许多音阶,相同的音在不同的弦上弹出来构成不同的音色。因此记曲子就有一定难度。同时,一些指法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弹出效果。因此须要下功夫,须要持之以衡的坚持。一般来说,坚持半年,即可入门;坚持一年,初见成效;坚持终生,方得古琴之玄妙。

        5 和谐。心与琴和,弦与指和,音与律和。琴和才出妙音,音和才能动人心魄。以和为贵,对亲人,对朋友,对邻居,对同事,对一切无恶意的人都要以善待之,求得和谐相处。对外和还要对内和,不刁难自己,不苛求自己,不放纵自己,必求心态平和。心和则琴和,琴和促心和。

        总之,在学习古琴,弹奏古琴的过程中既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又能达到养生健体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到古琴爱好者的行列,让中国这个最具传统文化特点的乐器为人民服务,同时也让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永远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