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琴棋风韵
琴棋风韵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畅谈一个琴人眼中的古琴“世遗”

    时间:2018-01-31 10:06:34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琵琶、古筝和二胡没有入选“世遗”,钢琴、小提琴也没有入选“世遗”,偏偏是显得有些冷门的古琴,却入选了“世遗”。昨天晚上7点,我国著名的职业古琴演奏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龚一先生做客人文大讲堂,畅谈一个琴人眼中的古琴“世遗”。
      很早以前,古琴常被人误解,有些影视剧中演奏古琴,或以古筝代替,或播放着古筝的曲目,显得不伦不类。2003年古琴成功申遗以及2008年奥运会上古琴的演奏,使得其之后刮起了一阵狂热的古琴风。
      古琴为何受到如此厚待?龚一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古琴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优势。
      他认为,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诗句,是当时古琴已然存在的最好佐证。此后,历经不断的发展与变化,古琴不仅样貌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演奏方式上也出现了改变,而古琴的发展历史,也反映了自然发展的程序与规律。
      龚一曾对“古琴定型在汉魏”一说进行过考证,通过对两件历史文物的甄别与鉴定,最终认可了这一说法。他说,汉魏时期的古琴,不管是样貌上,还是琴人演奏的姿态,都和现在几乎一致。
      “古琴能成功入选‘世遗’,最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它的内容。”龚一表示,《幽兰》是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共产生了3000多首曲谱,其中还诞生了减字谱这样的记谱方式。
      “《红楼梦》中,林黛玉只用两三分钟就教会了贾宝玉减字谱,可见减字谱并非那么难学。”怕观众们觉得减字谱太过高深,龚一还特地举了个例子,现场观众会心一笑。
      而调性转换,更是古琴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让大家能直观地感受调性转换的发展历史,龚一先生突来雅兴,以《梅花三弄》为例,逐一弹奏其不同时期的曲谱。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