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佛,我们就会想到古庙,想到灰衣青灯,想到枯涩的僧房,还有袅袅的香烟。甚至还有人在心里暗暗的说道,那都是迷信。
当你们走进净因寺,你会疑惑,你会否认,你会有新的认知。其实僧侶的生活并不枯涩,也很现代。并且有着高品位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令人羡慕向往。
先前,佛祖释迦弁尼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传心印给大迦叶,始肇禅宗开端。此后,菩提达摩携一颗心种东渡来我中华,只须一点,于是一叶五花。自兹,禅门法师此伏彼起,一支心曲演奏出无数缤纷烂漫的禅月诗魂和千古绝唱。
古往今来许多高僧、禅师,酷爱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几乎历史上的书画名家均出自佛门,或为潜心修禅的古代文人。如王羲之、怀素、八大山人、石涛、弘一法师,王维、苏东坡、黄庭坚等。就连围棋的雅称"手谈"一说也出自佛门(东晋高僧般若六大家之一的支遁,常和书法家王義之、指挥过肥水之战的宰相谢安、中书令王坦之下棋。支遁管围棋称之"手谈")。从闲适高雅的意义上来说,围棋在释道门中表现得犹为突出,因而十分流行。贯休是唐末著名的诗僧,也是著名的棋僧。"帘卷茶烟萦堕叶,月明棋子落深苔”(《将入匡山宿韩判官宅》),“琴弹溪月侧,棋次砌云残"(《闻赤松舒道士下世》)。都是清新可诵的佳句,表现了诗僧和棋僧们丰富的弈棋生活。
随《佛门棋韵》摄制组走进净因寺。我的心灵为之震憾,仿佛在这里触碰了等待久远的禅门棋魂。当然寺内浓烈的文化气息也深深的感染了我。著名画家贾广慧先生的巨幅写意山水画气势磅礴,颇具禅意。有宋代画家范宽、赵伯驹的笔墨精神和意境。能静法师的禅房内悬挂着戴琪、曹洋、孙志勇、徐锦石等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成为这座寺庙最具文化气息的人文况味。净因寺于其说是一座寺庙,不如说是一座弘扬禅宗文化的道场,一座高品位的文化滋养地。寺内设有:禅宗文化展示厅,佛缘书画社、佛学讲堂等。和能静法师相识缘自棋。师傅从小喜好象棋,二十五年前能静法师还是小沙弥时,就常常驻足离光孝寺很近的大林桥棋摊。他似乎从棋中感悟到佛学禅理。记得我俩曾经聊起围棋进入禅门的历史。他说起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高僧鸠摩罗什,不仅是佛经翻译家也是围棋高手。在他翻译的《唯摩诘经》中首次肯定了围棋对修行的积极作用。能静法师虽然喜好围棋,但相对而言他的象棋水平更高。曾多次获得宗教系统象棋比赛的冠军。今年十月,省棋院副院长、象棋特级大师徐天红特地来净因寺拜访,专门和能静大师对局交流。事后徐天红院长,给予能静大师高度的评价。
《禅门棋韵》摄制组冒老师、刘老师认真工作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作为"中国棋文化名城"的泰州,确实有许多棋文化历史遗存值得挖掘。上次在吴陵琴社的拍摄,在水韵画舫的拍摄,在四巷奇石馆的拍摄,在泰州棋城的拍摄。似乎远离了棋类的竞技,其实深藏在民间的棋文化宝库和灿烂的文化底蕴,是这座城市真正的文化命脉。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