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琴棋风韵
琴棋风韵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钟楼巷的棋人棋事

    时间:2017-09-28 09:29: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郁建中

     


    18.jpg


        钟楼巷的百年沧桑、过往岁月,流转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命脉和哲学情怀。其悠久的历史遗存,忽隐忽现地藏在小巷深处幽静的庭院和斑驳的老屋。在我依稀的记忆里,依然清晰地感悟到钟楼巷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深奥玄密的围棋文化。

        本地硕儒:洪澧

        洪澧(1872一1948),字揖侯,号醴泉。安微歙县人,随祖寓泰。清优贡生,朝考一等,分发山东候补知县未就。在钟楼巷以课馆为业,诗书自娛,书宗北海,而功力尤深,为泰州民国书坛“第一笔”。著有《榆阴书屋诗文稿》、《榆阴书屋笔记》等。

        洪澧先生喜好书法、围棋,工于诗词。在钟楼巷寓所常与本地名贤,泰州新学派——“黄门”儒生,品茗对弈,吟诗泼墨,弘扬儒学。现有宋代棋罐和清代石质棋子,以及手书围棋诗四条屏遗世。诗云:“妙手诚知必遇仙,楸枰从古在林泉。满盘要道罗罗见,一著人心曲曲传。解处自通娱乐地,悟時令入性情天。平生不厌猪奴戏,又学停柯到老年。”从诗中可以看出洪澧围棋的儒家美学境界和自娱自乐的对局态度。也符合“黄门”围棋的特质风格和弈理旨归。独树一帜的“黄门”围棋理论,为日后钟楼巷围棋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黄门儒生:黄子啟

        清末周太谷(周彀,字太谷,亦字星垣,安徽石埭人,清道光年间在扬州讲学),创立太谷学派,后分为北宗、南宗。南宗传人黄葆年(1845一1924,字锡朋,泰州姜堰镇人)创建“归群草堂”世人称为“黄门”。有文史家称黄门为“新泰州学派”以别于明代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黄子啟为黄门中人,家居张淦清故居内,与洪澧祖屋毗邻。黄子啟先生为人厚道,处世低调,崇尚儒学,工于书法,精通古典词诗,是“黄门”中一等一的围棋高手。五十年代末,曾获泰州围棋比赛亚军。

        记得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我的围棋水平己在高二(4)班脱颖而出。为提高棋艺,拜师学棋。己患“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母亲把我带进钟楼巷那神秘的老屋。欲拜黄子啟先生为师,老先生静坐在棋桌前一副仙风道骨。按当时我的水平先生至少让我三子,但由于年轻气盛且初入江湖竟执黑先行。黄先生棋理清晰,作法敦厚,一派儒家风范。那盘棋足足下了两个小时,结果黄先生仅以二目险胜。对局结果使黄先生大为震惊。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学生,能和他下出如此结果,他连连称赞,并自言自语道:后生可畏。我能超水平发挥:一是黄先生年事已高,二是黄门围棋理论以儒学为基础,作法温柔,三是我阅读吴清源围棋全集吸收了日本围棋理论,行棋堂堂正正。黄先生反而处处谨慎,缓手频出。临别时母亲提出拜师之事,黄子啟先生决计不肯。这是我一生中和黄先生下的唯一的一盘棋。日后“黄门”围棋理论和“胜固可喜,败也欣然”的围棋观对我影响很大,不仅形成了我的围棋风格,也决定了我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从此,黄先生和我成为忘年交,常常一起品茗谈诗。1985年我参加扬州地区卫生系统围棋选拨赛荣获冠军,黄先生非常高兴,手书白居易咏棋诗《池上》赠送予我,诗云:“山僧对棋坐,局上竹荫清。映竹无人见,时闻落子声。”黄子啟先生人品和围棋风格在我学习初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围棋名宿:薛季成

        薛季成是解放初期入赘(招女婿)到钟楼巷的,与黄子啟年岁相仿。跟“黄门”中人学的围棋。薛先生虽然和钟楼巷一帮儒生相处,对弈。但棋风和“黄门”围棋理论完全不同。善于野战,精于计算,妙手迭出,颇有中国围棋古代遗风。

        上世纪六十年代薛季成先生曾获泰州市围棋冠军。在与老一辈棋手陈保如的对局中,妙手频发,连绵不绝。陈老先生当场昏厥,可见棋局是何等的激烈。七十年代上海围棋队曹志林八段、邱鑫七段(邱峻九段之父)、女棋手马亚兰来泰指导交流。薛先生披掛上阵,与邱鑫七段被授三子对局,面对国手毫无惧色,大砍大杀。我做裁判记录看得惊心动魄,在和邱鑫七段的对决中当然也走出几步好棋,结果仍以失败告衷。那盘棋对我受益匪浅,至今历历在目。

        也许受到钟楼巷“黄门”儒家文化的熏陶,薛季成先生亦爱好古典诗词,名人字画。家藏清朝、民国本土文人字画和古钱币。曾专程请我吃饭欣赏他写的诗词和他珍藏的一些字画。我和他年龄相差三十多岁,却成为忘年交。可惜几乎没有和他认真的下过一盘棋。上世纪九十年代,锋陵动力公司董事长曹扬出资承租原图书馆楠木厅,成立锋陵围棋城。薛季成先生负责管理尽心尽力,同时热心辅导青年围棋爱好者。薛先生晚年搬离钟楼巷,与女儿同住。八十九高龄依然忘不了钟楼巷,每天坐着三轮车拄着拐杖来到洪澧老屋——钟楼手谈社,观看年轻棋手下棋,不时地指点一、二,并跃跃欲试。

        薛季成先生在钟楼巷,为泰州围棋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钟楼手谈社的棋手几乎都受到他的悉心指导。

        诗人:子川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诗人子川寄居钟楼巷。是诗人与这座文化名巷的巧遇,还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暗合。子川是从这里走向中国诗坛的。

    与子川相识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诗友,同时又是棋友。作为诗友却很少和他谈诗,他的诗理性、冷峻,用词精业求精,完成一首诗仿佛完成一幅精美酌工笔画。子川很刻苦,是名副其实的苦吟诗人。

        子川精通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围棋。其实子川的围棋水平很高,相当于业余5段水平。他下棋很认真属于计算型棋手,每一步棋都要认真计算,反复推敲。但凡和他下棋就是一种煎熬,记得有一年冬天他约我到他居住的钟楼巷下棋,从晚上8点一直下到12点,每步棋我都耐着性子等待他的长考,他想棋,我则想诗。我的名诗《晚唐的风》就是那晚酝酿成稿的。结果诗写好了,棋还没有下完。其实子川对围棋文化还是有所研究,很感兴趣的。他在泰州主编《海陵潮》诗歌版,发了我不少围棋诗。

        子川调到南京《雨花》杂志社,依然忘不了故乡,忘不了他热爱的围棋。曾二次牵头带领省作家围棋代表团,来泰交流。第一次省作家有艾宣、储福鑫、范小天、王干、顾小虎、子川、费振中等。我市上场对决的基本上也是文艺界人士,翁和、俞振林、吋彭年、郁建中、储中元,还有音协的谢天然等,教练由市文化名人姚社成担任。地点选在与钟楼巷相毗邻的乔园汲草堂举行,结果我方获胜。时隔十年子川又一次带省作家围棋代表团来泰,这次我方由钟楼手谈社社员陈士松、王晓川、翁平凡、郁建中、张林华应战,结果大获全胜。子川对围棋热爱以及在钟楼巷的那晚的一盘棋,是我最美好的记忆。

        钟楼手谈社

        钟楼手谈社座落在钟楼巷西侧洪澧老屋,社长洪建文是洪澧的嫡孙,洪兄颇有先祖遗风,并爱好古典诗词,收藏名人字画。教练陈士松5段是薛季成先生的唯一弟子。三十年来钟楼手谈社是泰州棋手主要集聚地之一。他的诞生是钟楼巷“黄门”围棋文化的必然产物。

        洪建文先生从小受父辈儒家文化影响并爱上围棋。八十年代他在担任泰州市东方食品厂厂长时,曾邀请我到他所在的食品厂讲棋,指导基层棋手。那时食品厂职工仅600人,围棋爱好者就有50人之多,厂围棋队有二十人左右。陈士松5段极其聪明,勤奋。师从薛季成先生后,得其精髓局部手筋是他的强项。后又到我处学棋,我主要和他讲解围棋布局及行棋流向等方面的知识,棋艺水平直线上升,突飞猛进。在省赛、市赛均取好成绩。在洪建文、陈士松的带动下,黄门儒家文化和围棋理念得到发扬。棋手们在一起品茗弈棋、吟诗作对、泼墨挥毫、豪饮放歌、先祖遗风表现得淋离致尽。颇有魏晋“竹林七贤”的精神风范和生活情怀。洪建文先生有诗云:“笔梦依稀三十载,棋情缘自祖辈来。名利淡泊会友朋,更喜后生越吾侪。”

        三十年来钟楼手谈社多次出访交流,以棋会友。曾派出四人参加泰州市首届围棋名人邀请赛,均进入前八名,三人晋升为业余5段。

        古老的钟楼巷以他独树一帜的儒家学说,和围棋理论铨释了这座城市的棋和棋文化。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