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艺舟双楫》:“余见六朝碑拓,行处皆留,留处皆行。那么,“留”为何义呢?刘熙载曾说:“古人论书法,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慢易断了势和气,快易出浮和滑,此二者与“留”无关,高手快慢皆可“留”。 孙过庭说:“留不常迟,遣不恒疾。”
“留”《说文解字》:止也,猶坐从土也。“留”者,使不离开;挽留。“留”通“流”,水流动。“留”含着动与不动的阴阳,即有欲走之意和势,却被挽住了。“留”在书法中是指,有了功夫后,墨痕中显示出来的劲气和质量,并非是技法。“留”和太极拳中的掤劲一样,无处不在。书法中所谓笔笔中锋。掤劲是姿势、动作轨迹皆符合螺旋法度而生成的自然“结构态”,自然“结构态”一动就有,感而遂通,并不是找劲或刻意为之能出来的。结构和动作轨迹生成不了掤劲,太极拳不管练得快慢生熟皆不能入门。同理,写字如不具备中锋之劲,写成的字不可能出现“行处皆留,留处皆行”。临帖仅能临轨迹和技法,这个当然重要,但更是执笔和运笔,人笔结构态和用力方式。掤劲是一直都有的劲,自含三维六向之浑圆,不凸不凹,非顶非丢。中锋之劲亦然,此处中锋非锋形,而是符合书法螺旋绞转的“结构态”,即不管用何锋形、法(中锋、侧锋、偏锋、顺锋、逆锋),也不管提按绞转的线条粗细,中锋之劲要一直吻着纸,粘黏连随,不顶不丢,“杀”纸而行,如此才能“行处皆留,留处皆行”。无此劲,则行不能“留”,字亦难有劲气。包世臣曰:“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倖致。”林散之说:“中间要下功夫,要留,压得住,要驻,要翻得上来,不看两头看中间。”
高手“留”住的雄浑劲气皆用文质包裹了,自然生化,天籁无为。
~~~圣子写于壬寅年三月二十谷雨/润庐。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