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临猗县)人。他15岁时到齐国临淄稷下学宫求学,有机会接触到各家的学术观点,开阔了视野。他刻苦学习,又具有批判和创新精神,终于成了集百家之大成的学者。他一生勤奋著述,就当时的许多学术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后由其弟子编成《荀子》一书。
在对待天(指自然)的看法上,荀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天的运行是一种常态,既不为有尧这样好的统治者而存在,也不为有桀这样的暴君而灭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运行的规律而利用它),不赞成孔子的“天命”论。
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荀子和孟子相反,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生来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所以古代圣人以人性为恶,进而明礼义以教化,重刑罚以禁止,才使天下得到治理,并达到善的境地。这其实也彰显了荀子的治国理念。
《荀子》里的文章可以说都是专题论文。每篇都专门讨论一个问题,有明确的主旨,完整的结构和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并且,为了将论点阐释清楚,他的文章中还常以大量的比喻来说明道理。
例如,《劝学》就是一篇有关学习问题的论文。他认为“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接着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有所进步。他还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认为整天苦思冥想,还不如短时间学习收获多。又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指出,君子并非生来就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得来的知识而已。他指出学习要注意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他还强调学习要专心,又举例说蚯蚓虽然没有爪牙的尖利,没有筋骨的强健,但是上能吃到地面的土壤,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都是因为用心专一。
荀子的文章还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句。有时还夹杂着诗赋一样的韵语,富有节奏和音乐感。如《劝学》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便是整齐的对偶句,节奏感强,流畅上口。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