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立方《韵语阳秋》指出李商隐《柳》诗:“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石曼卿《梅》诗:“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照这种样子作去,实在不免笨拙恶劣,后学应当引为鉴戒。
总之,意中所要描写的对象,不可便抱定不放,须从空处设想,从无迹象处着笔, 方是高手。
宋人传说画院中出题目考试画家,题目是“落花归去马蹄香”。大家都老老实实画出落花,有一人只画 蝴蝶数枚在马后追随,落花的意思自然包含在内。这个道理与作诗是相通的。
咏物诗中最容易落俗套的无过于咏梅的诗。人人爱诵的“疏影横斜水淸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已经不是上等诗。至于高迪的“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更为俗不可耐,学者千万不可误认误学。
议论诗始于晚唐,李商隐尚不过借以抒感慨,至于杜牧《题乌江庙》诗:“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就等于作一篇项羽论。
以后到了宋代,这样的诗越来越多,其实史论已经是可以不作的,何况用空议论来作诗呢?宋明人的议论诗还有很多迁腐可笑的,比起纤俗的咏物诗来,更无足取。
瞿蜕园(1894-1973),名宣颖,字兑之,以字行,号铢庵,自称铢庵居士,晚号蜕园,湖南长沙人。现代文史大家、书画家。他出身世家,家学渊源。其父瞿鸿禨(1850-1918)为清季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有诗文集、《汉书笺识》等行世。其岳母为曾国藩之女曾纪芬。他早从近代著名文学家王闿运学,后入北京译学馆主修英语,同时学习法文、德文、俄文等多国语言,又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复旦大学接受现代新式教育,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底子和西学基础。他曾长期从政,阅历丰富,出任过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国史编纂处处长等职。抗战时期,他滞留北京,出任伪北京大学代理总监督、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秘书厅厅长、华北编译馆馆长等职,其时改名为瞿益锴,这成为他一生的污点和后来获罪的原由之一。抗战后,他取号蜕园,意在悔过,要如蝉蜕般告别旧我。他又曾以教授身份在南开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名校执教。1949年后,寓居沪上,以著述为业。后被中华上编聘为特约编辑。代表性著作为《刘禹锡集笺证》、《李白集校注》(与朱金城合著)。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