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不能倒转的。诗又何尝不如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气,完全脱离时代是不可能的。不过杰出的诗家不肯一味随波逐流,一方面吸收前人的长处,一方面再独立发挥自己的特性,由此便把诗家的发展推进了一步。
回溯自汉以来,各种诗派的变迁,总不离乎这种公式。建安诗是由十九首发展的,左思、郭璞又在建安诗的基础上加入了些史、子的成分,陶潜以后,开辟了慕写自然的诗境,梁陈诗又增加了花鸟人物的形象刻画,到了唐代,形式也多样化了,内容也复杂化了。读到唐诗,就不觉眉飞色舞,应接不暇。这说明人的对艺术欣赏是要推陈出新的,是要变化多端的。若叫人从新的回到旧的,从复杂的回到简单的,是办不到的事。唐诗已经发展到几乎无路可走了,而宋人还是能找出唐人所不重视的若干环节,设法扩大其作用。特别在词的方面,充分表现了新的面貌,新的趣味,使它成为大众爱好的东西。
由此说来,今天一定要说宋诗不好,要恢复唐诗,唐诗不好,要恢复汉魏诗,都是不合理的。我们今天对于这些诗的长处都要吸收,短处都要避免,更其重要的是:应当设法利用旧的长处,酿造新的产物。
过去谈诗的人,对于唐、宋诗的门户,往往有“出主入奴”之见。只有清初的叶燮,在他的《原诗》里有一段话说得极好,他说:作诗的人最初必定先有所感触,然后起意,然后成词、成句、成章。在感触的时候,无论是意、是词、是句,都是劈空而来,从无而有。从心里发出的写情、写景、写事,都是人所未曾说过的,这样的诗,作者与读者都是乐于欣赏玩味的。若是同一意,同一词,同一句,出现了几次,还是老套头,那就非惹人嫌不可了。天地的事物本来是越变越复杂的。人的智慧心思是无尽的,古人不过刚刚用过若干,还有待干后人的开浚,运用。天地一天不息,人的智慧心思也没有用完的时候。
历来对于唐诗、宋诗的抑扬轩轾,议论大有不同。平心而论,唐诗已经发展过的境界,宋人势不能再谨守绳墨,亦步亦趋,况且宋人的词已经在词的一门另有新的造就,则诗也不能不別立门户,与词保持相当的距离。 所以宋诗不取唐诗的面貌,而大致注重气势,加入议论, 虽名为诗而实近于文,自然有不得不然之势。固然不能说唐诗都好,宋诗不如,但唐诗是开基业的祖宗,宋诗是别派的子孙,子孙虽能不坠家风,究竟不及祖宗的盛时。论诗道的盛衰,总应当是这样看法。
至于偶然挑几句诗来看,却决不能说宋诗没有好处,潘德舆曾举出宋人诗“酿雪不成微有雨,被风吹散却为晴” 与明人诗“薄暑不成雨,夕阳开晚晴”对看。明诗虽简淡似唐人,却不如宋人之无数曲折,自成一体,雅有劲骨。这是对宋诗正确公允的评价。
艺术品之有时代性,是无论如何掩藏不住的。即以书法而论,过去五百年中,清初人的字就不像明朝人的字,乾隆年间的字就不像清初的字,道光年间的字就不像乾隆年间的字,近人的字也不像清末的字。看古人的诗虽不能像看字那样一望而知,然而看得多了,也可以得其大概。 明中叶的诗家专门摹仿盛唐的格调,仿得十分逼真,然而细按下去,只有盛唐人的腔调,没有盛唐人的风味。譬之于人,所着的衣服装饰虽是,而神情态度则非,明眼人仍然不会上当的。再往上看,宋人也偶然有像唐人的诗,他们却也未必是故意幕仿,那么,神情态度或者有点相像,无奈衣服装饰又非。杨慎曾经说过一段笑话,他举出两首宋人诗,一是:“菱花炯炯垂鸾结,烂学宫妆匀腻雪。风吹凉鬓影萧萧,一抹疏云对斜月。” 一是:“烟波渺渺一千里, 白频香散东风起。惆怅江洲日暮时,柔情不断如春水。”其时何景明是最主张唐诗,而最不要读宋诗的。杨慎问何景明:“你看这样的诗是什么时代的?”何景明说:“是唐人的。”杨慎笑说:“这正是阁下所最不要看的宋诗。”
于是何景明沉吟半天说:“细看到底不好。”
何景明专从形式上判定好坏,而又观察不精,固然可笑,其实杨慎笑何景明也笑错了。这样的诗在宋代的名诗家集中固然看不见,但也不能因为它不像宋诗就说是唐诗。细看起来,风吹凉鬓,一抹疏云,句意不够凝重,而柔情不断,更像词而不像唐人的诗,总由唐诗味厚而 以后的诗味薄的缘故。何景明说:细看到底不好,也并非绝无理由。
瞿蜕园(1894-1973),名宣颖,字兑之,以字行,号铢庵,自称铢庵居士,晚号蜕园,湖南长沙人。现代文史大家、书画家。他出身世家,家学渊源。其父瞿鸿禨(1850-1918)为清季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有诗文集、《汉书笺识》等行世。其岳母为曾国藩之女曾纪芬。他早从近代著名文学家王闿运学,后入北京译学馆主修英语,同时学习法文、德文、俄文等多国语言,又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复旦大学接受现代新式教育,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底子和西学基础。他曾长期从政,阅历丰富,出任过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国史编纂处处长等职。抗战时期,他滞留北京,出任伪北京大学代理总监督、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秘书厅厅长、华北编译馆馆长等职,其时改名为瞿益锴,这成为他一生的污点和后来获罪的原由之一。抗战后,他取号蜕园,意在悔过,要如蝉蜕般告别旧我。他又曾以教授身份在南开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名校执教。1949年后,寓居沪上,以著述为业。后被中华上编聘为特约编辑。代表性著作为《刘禹锡集笺证》、《李白集校注》(与朱金城合著)。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