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讲堂
国学讲堂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道家生死书:人生与世界可以“隔离”吗?

    时间:2018-10-29 09:09: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黄俊杰

     

    儒家和道家对生死问题的解释,有异有同。以老庄为主的道家呢,是保持一种20世纪德国哲学家所讲的,叫做:"隔离的智慧"!他是欣赏这个世界,而不是介入这个世界。因此特别是庄子,成就了中国文化的美学精神。

    《庄子·知北游》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啊,他就是用"气"这个概念,来解释我们的生和死。在庄子<知北游>这一篇里面,庄子讲:"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就是人的生死,基本上呢,在庄子看来,是自然的中的"气"之聚或者散;所以在庄子看来,<至乐篇>里面,庄子说:死生基本上就是跟白天跟晚上的轮流出现,人生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匹白色的马,奔跑过那个石头的隙缝,是这么样子的短。在<田子方>这一篇里面,庄子又说:"死生终始,将为昼夜。"终和始,死和生,基本上就是昼和夜,这一个自然的过程一样。

    因为它是"气"的聚或者散,它和自然是一体的,所以庄子临到命终的时候,学生请教他,说我们要用怎么样的棺椁,来厚葬你?庄子说,何必呢,他说那你就把我丢在原野上就可以了。那学生说,这样那个苍鹰会把你的尸体吃掉。庄子说,无妨无妨,他说你用那个那么好的棺木,把我葬在土地里面,最后被白蚁吃掉,那你为什么对白蚁这么好,对那个天上的老鹰那么坏呢?是的,一个以"气"这个概念为中心,把生死当作自然一体的一种过程,创造了道家的一种达观的生死观。

    汉·王充《论衡·论死篇》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

    历代很多的儒家思想家,也运用"气"的概念,来解释人之生死。比如说:汉朝的王充,在<论衡>的<论死篇>里面,他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那人死了,精气就灭了,像这一类的讲法,延续到南宋大儒朱熹也说:人之所以生,是因为精气聚在一起,那么,人其实只有很多"气"的组合而已,这个气如果尽了,那人就死了,他的魂气就归到天上了,他的魄就归到地下,这样子就是死了。

    明·王夫之《正蒙注·太和篇》

    气之聚散,物之死生。出而来,入而往,皆理势之自然,不能已止者也。

    17世纪的王夫之,也讲了"气之聚散"决定了一切生物的死与生。他说这个都是"理势之自然",不因为我们个人意志,而加以转变的。中国宋明以来的这一个"气学"还影响到日韩地区。比如说14世纪的朝鲜儒者郑道传,他跟佛教有很多的辩论。他主张人之生乃是一种"气化之自然",那人的死呢,就"与气而俱散",人的形体跟那个气一起的散掉。他用14世纪流行于朝鲜思想界的"气论",来破除当时的佛教所主张的"形"跟"神"是别别二元的,这一种论述。

    这种"形神二元论",事实上所建立的"形亡神不灭论",这是佛教观点。说人的身体虽然已经死亡了,可是人的神识是不会灭的,他会再带到下一生。那么郑道传就是用"气论",来和佛教辩论,来分析说,佛教的轮回之说,不能成立。

    18世纪以后,气学大兴,他们都是用"气的聚散"来解释人的生死,跟这个道家,特别是庄子,是若合符节的。那因为用气来解释生死问题,所以就可以使我们对死亡,这一个生命最大的一个挑战,能够采取一种比较达观的态度来面对。

    明·王阳明《遗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历史记载王阳明临终的时候,学生问他,现在还有什么最后的遗言没有?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历代儒者何以能够对死亡采取一种达观的态度,原因当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用气之聚散,来解释人的生死问题。

    那么再回到刚才孔子讲的,他重视"此世",重视"今生",他期勉我们:"未知生,焉知死"。你把你的生,这一世做得很好,那就是你安顿你的死后世界,因为他们深信,他的生理生命结束那一天,就是他的文化生命的开启的第一日。因为他个人的生理的生命固然结束,但是在文化上、在思想上、在社会的传统礼仪上面,他已经融入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巨流里面去了,所以他那个达观,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啊!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