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①,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①薄宦,小官;梗犹泛:指自己像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
蝉栖身高树,餐风饮露,自然也就时常挨饿。它在树上的哀鸣不能摆脱清贫,只是徒劳。到五更天亮时,蝉鸣的声音已经稀疏得几乎要断绝了。可一树的叶子依然苍翠,丝毫没有为哀鸣而减色,多么冷酷无情。我官职卑下,像水中的木头一样到处漂流,家乡田园里的杂草连成一片了,还是蝉的鸣叫最能让我警醒,因为我也一样家贫如洗,想要回家。
【无理之美】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自己和蝉的遭遇相比较,通过蝉来抒发自己的心情。蝉生活清苦,固然可怜,但是他说“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这就有点“不讲理”了。树是否碧绿,本来与蝉的哀鸣是没有关系的,但作者还是责怪树兀自碧绿,不管蝉的死活。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此时对蝉抱有深刻的同情,所以也就责怪起绿树来了。
【写作指导】
李商隐写蝉,不是为了单纯地咏蝉,而是要说明自己的志向和遭遇。因此在第三联中,他说从说蝉跳跃到说自己如漂泊的树木,故乡也长满荒草,在结尾处点题,将自己与蝉的相似性直接说出来。同样是写蝉,李商隐的这首诗中个人的色彩更加浓厚,原因就在于他点题直接,咏物与言志结合得更紧凑。末尾点题,说明自己的用意,这样的写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观点。
【智慧点拨】
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就要付出一些代价。就像李商隐这样的文人,为了坚持文人的品格,不愿意随波逐流,趋炎附势,因此生活困苦,在官场上频频受挫。尽管如此,他还是要将自己的信仰坚持下去,就像这首《蝉》中流露出的感情一样,虽有淡淡的哀愁,亦有一颗坚强的心。只要内心勇敢无畏,面对任何困难都可以化解,这是信仰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