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讲堂
国学讲堂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三十而立”标准何在?

    时间:2018-03-30 15:24:44  来源:互联网  作者:黄俊杰

     


    我们平常听说儒家是心学,或者是心法;儒家的心学或者心法,最重要的关键就是:“心是什么?”从孔子以降,那个心,儒家都认为是具有自主意志的,他不是如庄子所讲的:“至人用心若镜。”就是说一个修养很高的人,他的那个心好像一面镜子一样,不迎不藏,他不会这个容受,也不会拒绝,他只是反映外界的现象的一面镜子。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心”恰恰不是一面镜子,他是具有自主意志的、一种内在的、道德的动力。

    《论语·子罕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比如说在论语子罕篇的第25章,孔子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就是说军队,你可以把他的统帅给打下来,但是即使一般的人,一般的愚夫愚妇,你也没有办法来掌控和扭曲他的“志”。

    《论语·述而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朱子曾经说:“志者,心之所之也。”可见啊,这个心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是有自主性的,他是一个自由的主体。在论语述而篇第29章,孔子曾经这么乐观的讲:“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离我们人很远吗?我想要成为一个仁者,经由我的努力,我就可以获得仁,这是对这个人的心,正面的肯定。

    《论语·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比如说,孔子跟他的学生分享他的生命历程与他的思考的时候,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孔子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感觉到,他已经建立了心的自主性,他已经获得了主体的自由,他已经不会再被外面的名闻利养,外面这一些短程的现实利益或权力所扳过去、所拉过去,也许这是对三十而立的一种思想的解释吧!

    儒家的“心”,最好的形容是说,他是内在的,人内在的价值意识发动机,可以产生仁、义、礼、智,这一种价值判断的理念。人的“心”啊,在孟子看来,他是有很多内建的善苗,你只要不要天天去把他伤害,使他变得好像童山濯濯,如果你不要伤害他的话,那么这个人的心,就好像我们的手提电脑一样,他已经内建了是非的、对错的价值判断价值意识在里面。所以我说,儒家的心,以孟子为代表,他是价值意识的发动机!

    《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在告子上这样讲,他说,我们内建在我们灵魂深处的心有四种,他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见孺子之将入于井,你会生出一种恻隐之心,然后你做错事情了,不符合社会的礼仪规范,你会感到羞恶,他说这是羞恶之心。然后比如说,你入太庙,在这个宗教的场合,比如说葬礼的场合,你会发起一种恭敬之心,这是礼也。然后你面对一个状况,你的心会知道这个是对的,可以做,那个是不对的,不可以做,这种是非之心,这个是智也。

    孟子讲,人与生俱来这四种价值判断、价值规范,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的内在能力,这是普遍的,只要生而为人,你就具有这种能力。那个所谓:仁义礼智根于心,这是儒家的“心”学,非常重要的而突出的面向,直到今天,对我们仍旧有深刻的启发。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