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曾用德语作过一场有关儒家思想的报告。报告之后,有一位具有艺术家风度的高个子学员问了很多问题,大意是以一位当代西方人的身份如何理解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一周以后他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邮件,我才知道他的名字叫伯恩哈德·科维克纳(Bernhard Gwiggner),是莫扎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雕塑系的讲师,他在信中谈到了他的学术和艺术背景,以及他用了四年时间完成《道记经》的艺术创作和经历。
2011年10月的一天,科维克纳给我写邮件,告诉我当月的22日他将在798举办的奥地利艺术家联展《串门儿》中展出他的《道记经》的创作,希望我能出席开幕式。我自然满口答应,并欣然前往。在枯燥的一系列讲话之后,我终于站在了科维克纳根据《道德经》的德文译文和中文原文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前。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我已经多次从照片上看到过,但是站在数量如此巨大的人物素描前,我还是感到一阵阵内心的震撼。
二
科维克纳告诉我,他是在2001年准备第一次中国之行时,偶然发现了《道德经》,并且为老子的智慧深深打动。这之后有四年的时间,他每天都在抄写这部中国人的智慧经典,并且加上了自己的创作。除了中文之外,他也将史陶斯和卫礼贤的两个德文译本的翻译抄录在了其中。每一幅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当然是上面的肖像画,他是以日报上的图片为蓝本给老子的每句话画上了一张肖像,这样老子的话重新被当下不同的人所激活。四年下来,他将八十一章的《道德经》全部创作出来,共产生了702张作品。为了证明“在场性”,他在每幅作品上既签了被描绘人的名字,也签了他自己的姓。
两千多年来,老子的箴言一直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之中。如何用当代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老子的智慧,一直是中外艺术家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今天看来已经是很古老的表现老子智慧的绘画,在当时很可能是颇为新颖的。科维克纳依据老子的箴言,加入今日报纸上当代的人物(包括政治家、新闻人物、学者等等),这样老子再也不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东亚一隅的思想家了,《道德经》借助于科维克纳的艺术形式,成功进入了西方公众的视野。
任何一个经典的文本都有无限的阐释空间,更何况像《道德经》这样言简意赅的文本,汉字总共只有五千余个。不只是德译者对《道德经》的理解不同,历朝历代的中国学者的解释也大相径庭。由于阐释者的个人历史背景、知识结构、文化修养等的不同,相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内涵,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我想,这也是中国经典对于西方研究者的魅力所在。因此,不论是文本本身还是阐释者本人,两者都是开放的。文本尽管是具有历史性的,但对其的阐释则是无限的、开放的。虽然不同时代的每一个阐释者个体是有限的,具有时代性的,但就文化传承来讲,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却又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对于文本的阐释和经验也必然是无限的。经典文本的开放性就在阐释者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统一中形成。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研究者单纯寻找经典文本所谓本真意义的倾向,从而否定了所谓唯一正确的阐释方法和结果的预设。我想这是当代艺术对中国古典文本进行阐释的正当性所在。
科维克纳每一件作品中所呈现的三段话(一段中文的原文,两种德文译文)如果配上肖像画来观察的话,给人的感觉是老子在跟这位当代的西方人对话。我认为,对话是阐释和实现古典文本当代性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代的艺术实践实际上为中国文化遗产谋求在当代的发展,并将之转化为当代的意识,进行了主动、创新的探索。这一对话包含了跨越古今和中外,亦即跨越时空的诸多思考。西方的艺术家们以自己富有时代性的创作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了当下的语境之中。这同时也意味着,经过像科维克纳这样的艺术家的努力,中国古代思想超越了其产生的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获得了另外的价值。这些艺术家们的独特创作,对我们今天重新体认识这些经典的当代性意义,也是有一定的启发性的。
三
科维克纳《道记经》作品中的三段文字从构图上来讲还是很有特点的。实际上,如果从传统中国绘画来看,这些文字从形式上可以被看作是题款。两种不同版本的译文,他分别用相当于楷书和行书的德文书写体写成,汉字基本上是按照印刷体“画”出来的,而肖像画的名和艺术家的姓的签名则浑然一体。通篇的“题款”错落有致,笔力流畅,是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东亚的完美结合。
由于艺术家受到过雕塑艺术的很好训练,具有严谨高超的素描功底和现代的写生风格,因此他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很有力度,整体给人以极强的视觉感受。其中的一些肖像画看似略显粗率,但却极具传神的写意功效,展现出了惊人的视觉效果。在研读《道德经》的四年间,艺术家悟得了老子的真精神,并将之内化为自己创作的题材。毫不修饰、保留绘制时的笔痕,写实与抽象并存的线条,都可以看作是艺术家对老子返璞归真的体悟。《道记经》的创作,每一句话都有一个新的形象,艺术家借助于绘画和文字的线条,通过对新的人物的命名,诠释着他对老子箴言的主观感受和独特理解。
对于大部分西方观众来讲,科维克纳所画出的这些汉字,实际上仅仅是抽象的符号。这些具有线条感、笔触流畅的“文字”,颇具书写的视觉趣味。大部分观众只能看懂其中的一种文字,或者是中文,或者是德文,创作者借助于另外一种陌生文字的效果,结合着肖像画,来诠释与表达画面中的艺术性。正是因为这一陌生化的效果,《道德经》原本的意义也得到了新的阐发。
尽管科维克纳是一位谨慎、认真的艺术家,但当今天的肖像画配以《道德经》的箴言时,还是让人明显地感到了一种自我批判的意识,或揶揄、讽刺的意味。这种方式并不沉重,而是充斥着喜剧性的游戏态度。这些肖像画一方面记录了其形体的物理性的时间维度,同时也代表着通过箴言而映射的精神意识的心理性,从而真正使得时代与历史、东亚与西方得以相互呼应。科维克纳的《道记经》给人一种奇特的、极具趣味和思想力的视觉观感。我常想,当代艺术可能是最好的方式,将东亚的人生智慧翻译到西方去。
我一直在追问,究竟是科维克纳借助于他的艺术创作诠释了东方的智者老子,还是他借助于老子书写、传达了自我,这真的很难下结论。南宋大慧宗杲普觉禅师在谈到郭象所注的《庄子》时说道:“无着云: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科维克纳没有学过汉学,尽管他的汉字写得不错,但在他艺术创作的中文书写中,也存在着个别汉字的误写,我认为这同样属于艺术家完整的创作过程的一部分,反映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特别是汉字的一种体悟。世界会因为误解而更加丰富!
链接
外国名人论老子
1.德国哲学家、启蒙运动学家康德(1724—1804)认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自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2.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1770—1831)在《历史哲学》中说“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性——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3.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曾评论《老子》一书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4.德国社会学家、古典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斯·韦伯(1864—1920)在《儒教与道教》中说:“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每当道家(道教)思想被认可的时期(例如唐初),经济的发展是较好的,社会是丰衣足食的。道家重生,不仅体现在看重个体生命,也体现在看重社会整体的生计发展。”
5.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6.法国汉学家雷慕沙(1788—1832)认为:老子的思想与稍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学派所提出的“学说有无可争辩的共同之处”。
7.法国哲学家德里达(1930—2004)认为:“整个西方思想与民族精神,都以逻各斯为中心概念。逻各斯是西方民族精神的最高概念,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概念,二者惊人地相似,可以说是‘逻各斯与道同在’。”
8.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两次诺贝尔奖得主李约瑟(1900—1995)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技史》中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说道家思想是宗教和诗人的,诚然不错;但是它至少也同样强烈地是方术的、科学的、民主的,并且在政治上是革命的”。
9.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1889—1975)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说:“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它推断人类在获得文明的同时,已经打乱了自己与‘终极实在’精神的和谐相处,从而损害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类应该按照‘终极实在’的精神生活、行为和存在。”
10.英国当代汉学家彭马田认为:“《道德经》并非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书,它是格言及注疏的集合,前后并无明显的逻辑顺序,这八十一章犹如一串圆润的珍珠项链——像珍珠一样,各自独立,集合在一起,其效果则更显美丽绝伦。”
11.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赞赏道家的生态智能,他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
12.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1885—1981)在《世界文明历史》中说“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要将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搞要”“老子是孔子前最伟大的哲学家。《道德经》出自何人手笔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他所蕴涵的思想,在思想史中,它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
13.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评述老子选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评语是:“假如老子的确是《道德经》的作者,那么他的影响确实很大。这本书虽然不到六千字,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在西方,《道德经》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都流行。”
14.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7年国情咨文中引用了《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治国名言,以阐明其治国理念。
15.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1907—1981)赞赏道家的现代性,他于1968年在《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中指出:“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16.日本当代自然派学者福冈正信说:“自然农法就是在老子‘道法自然’这一伟大命题的启发下提出来的。”他还说:“如果我们早听老子的话,也不致使科技的发展对人类自然环境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17.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1894—1989)在回答“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时强调:“我并没有什么秘诀,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松下幸之助的这种理念实际上是从另外一方面对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一说的充分肯定。
18.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1828—1910)当年曾经说:“我的良好精神状态归功于阅读孔子,但更主要的是《老子》。”1891年俄国圣彼得堡一位出版家询问托尔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大。他回答说受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他在1884年3月10日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19.荷兰著名的汉学家、欧洲汉学会会长许理和说:“道德经在西方人眼中,无论从任何西方的思想派别看来,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典籍,也最富于中国智慧,或甚至更广泛而言——东方智慧。”20.互补理论创始人,丹麦大物理学家玻尔(1885—1962),在被丹麦王室授以勋章时说“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难忘的表现在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的一些互补关系”。
链接
外国人眼中的《道德经》
刘汉斌
《道德经》是一部惊世名著,短短的五千余字却包容了世间万物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除《圣经》外就是《道德经》。在外国人眼中,老子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是老子的骄傲,也是中华历史文化和中国哲学史的骄傲。
外国的哲学家和学者们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六十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叔本华,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着或专论问世。黑格尔的辩证法、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和悲观主义、莱布尼兹的“二进制”、物理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等也都有《道德经》的痕迹。尼采声称《道德经》,作为老子思想的集大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甘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便唾手可得。
托尔斯泰自称老子对自己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把老子的“道”和“无为”的思想发展成为“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的理论,成为托尔斯泰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认为,老子的“道”是一种消除人欲横流、克制肉欲、注重精神的思想力量,而这又与他早已崇尚的基督教教义相吻合。托尔斯泰说过:我的道德状况主要是读老子的结果。
贝肯鲍尔这位德国“足球皇帝”对老子哲学信仰到痴迷的程度。贝肯鲍尔早在青少年时代就特别喜欢老子和《道德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了他当时最喜爱的格言。当他称雄足坛之后,仍念念不忘老子的忠告:“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贝肯鲍尔带领德国足球队夺得大力神杯后却突然“隐退”,很多人不理解,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他引用老子的“功成身退,天之道”名句来说明缘由。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很有成就,是上个世纪国际上知名的汉学家,他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李约瑟的最大贡献是,他发现了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为上个世纪后半叶世界“老子热”的形成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一份国情咨文中,毫无故虑的引用了“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老子的至理名言。美国学者蒲克明十分肯定地说,老子《道德经》必将成为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
现时的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兴起了“老子热”,《老子》一书在这些国家被一版再版。有资料显示,今天的德国每四户人家就珍藏了一本《道德经》。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