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讲堂
国学讲堂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三皇五帝新解

    时间:2017-12-09 14:59:36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自古至今都有源于“三皇五帝”的说法。不论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龙的传人,龙凤后裔,还是说自己是中华儿女,中国人,都得从“三皇五帝”典故谈起。“三皇五帝”几乎成了我们中国人先祖的代名词。那句广泛流传的诗句“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更使这一典故深入人心。大凡中国人,没有不知道“三皇五帝”四个字的。
      
      但是,如果要问“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哪五帝的话,能够说全的,可能为数不多了。
      
      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还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们到底是哪三皇、哪五帝呢?作为一名中国人,不能一概不知。
      
      “三皇五帝”一说,首见于汉代成书的《周礼》一书,其《周官?春官?外史》章曰:“掌三皇五帝书”。
      
      虽然史学家与神话传说的说法不尽相同,仔细分析之后便不难发现,两者的说法并无本质差异。一般而言,他们都是采取简化的方式去描述一段的历史的。
      
      在古代,三与五,皆生生之数,古人对生殖、数字、动物、植物等的图腾崇拜,逐渐形成崇三尚五的习俗,最终以三五之数,象征生命万物生生不息,活力无限,和谐统一的整体宇宙模式,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宇宙生命蓝图。
      
      可见,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之说,只不过是人们希望通过突出三、五之数,弘扬宇宙生命万物的三五之德,彰显生命万物生生不息,活力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然本性罢了。然历史本身不是三或五的简单罗列,不必一味地固守三、五规律。
      
      因此,“三皇五帝”典故,可以有广狭之别。它可以是三皇和五帝两部分内容的简称,是谓狭义“三皇五帝”;还可以是三皇、五氏、五帝,以及三王四部分内容的简称,是谓广义“三皇五帝”。
      
      本文倾向于广义“三皇五帝”一说。这样一来,在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上古人物,便可归纳为盘古、三皇、五氏、五帝及三王九位了。
      
      盘古因开天辟地,当为天下第一始祖,盘古之后是三皇,三皇有多种说法;三皇之后是五氏,五氏主要包括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位神祇;五氏之后是五帝,五帝也有多种说法;五帝之后是三王,三王主要包括夏朝的大禹、商朝的汤、周朝的武王姬发三位帝王。
      
      其中,盘古开天辟地,五氏各有所长,三王建立三代,疑问和异议相对较少,三皇和五帝,众说不一,比较繁杂,需重新梳理,辨明主次。
      
      三皇之说有多种。
      
      第一,天皇、地皇、人皇。《古今注》曰:“所谓三皇,就是三才。”三才即天、地、人三者概称。《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春秋纬》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
      
      第二,伏羲、神农、黄帝。先秦古籍《世本》曰:“三皇世系: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汉空国安《尚书序》和皇甫谧《帝王世纪》三皇均为伏羲、神农及黄帝。《玉函山房》辑佚书引《礼稽命征》三皇亦为伏羲、神农、黄帝。
      
      第三,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说:“遂人以火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托羲皇于人;神农悉地力,故托农皇于地。”
      
      第四,伏羲、女娲、神农。《春秋运斗枢》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
      
      第五,伏羲、神农、燧人。《白虎通?德论》三皇为伏羲、神农、燧人。
      
      第六,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号篇》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
      
      第七,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引》三皇为伏羲、神农、共工。
      
      第八,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五帝之说也有多种。
      
      第一,黄帝、颛顼、喾、尧、舜。我国目前公布的历代纪年表及司马迁《史记》均以五帝为起始纪元,五帝依次为黄帝(轩辕)、颛顼、喾、尧、舜。黄帝被排在三皇之外。《史记》主要依据《大戴礼记》的《五帝德》和《帝系》划分的。《国语?鲁语》、《吕氏春秋?古乐》等均持此说。
      
      第二,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易?系辞》、《战国策?赵策》、《庄子-缮性》、《淮南子-俶真》等均持此说。
      
      第三,伏羲(太昊)、神农(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天文》等均持此说。
      
      第四,少昊、颛顼、喾、尧、舜。先秦古籍《世本》曰:“五帝世系:帝少昊金天氏,帝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第五,五帝为五方神灵。东汉王逸《楚辞?惜诵》曰:“东方太昊(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把五帝分为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五位神祇。
      
      我们采用神话传说与历史知识相互综合、相互映衬的方法,将盘古之后的三皇称为天皇、地皇、人皇;三皇之后是五氏,五氏分别为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之后是五帝,五帝分别为轩辕(黄帝)、颛顼、喾、尧、舜;五帝之后是三王,三王分别为夏朝的大禹、商朝的汤、周朝的武王姬发。这样,既与神话传说大致吻合,又与传统历史基本一致。下面我们分别做一分析探讨,以明“三皇五帝”要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三皇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天、地、人称作三才,三才之最,即为三皇。三皇者,天皇、地皇、人皇也。也有将三才称作三皇的。
      
      天皇、地皇、人皇,都是神话传说人物,而不是具体的历史人物,其称是后人附会上去的,不足为信。但三皇象征着宇宙间万事万物生生不息,活力无限,和谐统一的结构蓝图,而成为中国古代宇宙生成模式的代表,这一点是可以确信的。
      
      历史上,三皇的巨大作用,主要在于为传统中国人文思想和生活方式,定结构,定格局,定宇宙万物生成模式。它明确了整个人类的宇宙发展模式,指出了生命信仰、动力和目标的合和一体作用,使人类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一个完美的解释,而能够生活在一个有序的自然宇宙中。
      
      天皇,象征天道,掌管天文。据传他是盘古的后裔,也有典籍认为,天皇即燧人氏。《尚书大传》说:“遂人以火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
      
      人皇,象征人道,掌管人文。据传他诞生于刑马山,也有典籍认为,人皇即伏羲氏。《尚书大传》说:“伏羲以人事纪,故托羲皇于人。”
      
      地皇,象征地道,掌管地理。据传他诞生于龙耳山,也有典籍认为,地皇即神农氏。《尚书大传》说:“神农悉地力,故托农皇于地。”
      
      由此,我认为,三皇的原型,从其他任何神话传说人物算起,都不如从天、地、人三才或三神算起为妥,不宜以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为三皇。其他诸家,还有不同的三皇说,自然各有其理。限于篇幅,本文不一一赘述。
      
      五氏
      
      五氏诞生之际,中国正处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时代。五氏之名,可能是后人对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五个方面“超人”技艺者的一种尊称罢了,他们不一定就是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也不一定按照本文所述顺序排列,但一定都是具有“超人”技艺的古代圣贤。他们分别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长,对世界贡献不一,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冠以不同的美名,称其为“某某氏”。历史上的五氏,主要是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等五位神话代表人物的总称。
      
      有巢氏
      
      有巢氏,上古神话传说中人类穴居-巢居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五氏之一。他教世人“构木为巢”,住在远离地面的高地,以避免地面潮气及禽兽袭击。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庄子-盗跖篇》曰:“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燧人氏
      
      燧人氏,上古神话传说中人类刀耕火种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五氏之一。他教世人“钻木取火”,摆脱“茹毛饮血”习惯,改以熟食,以避免各种疾病侵扰。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燧人氏钻木取火,阏伯氏管理火种,后人尊燧人氏为火祖,阏伯氏为火神。
      
      女娲氏
      
      女娲氏,上古神话传说中人类生殖崇拜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生殖-生命之神,五氏之一。她常常与另一位生殖-生命之神伏羲相伴而行,成为人类生殖活动及生命活力的象征。她的主要功绩是造人、补天,整理世界秩序,拯救世界。
      
      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山海经》有所谓人类出自“女娲之肠”(腹)的说法。《太平御览》卷七八引述《风俗通》记载,讲得比较详细:“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女娲造人的故事,象征人类诞生于母体,由此给人类生命的起源一种解释。
      
      女娲补天的故事,首见于《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翼州,积炉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翼(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女娲补天,给人类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使人类得以生生不息。
      
      伏羲氏
      
      伏羲氏,上古神话传说中人类渔猎--狩猎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二位生殖-生命之神,五氏之一,他常常与另一位生殖-生命之神女娲相伴而行,成为人类生殖活动及生命活力的象征。伏羲的主要功绩是沟通天地人神,画八卦,造书契,定规矩,制嫁娶,结网渔猎,圈养牲畜,使人类文明进入一个符号化、精神性阶段。
      
      《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太平御览》曰:“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
      
      《尚书序》曰:“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荐庖厨,故曰庖牺。”
      
      神农氏
      
      神农氏,上古神话传说中人类农耕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五氏之一。他教农耕,尝百草,开创中国农业和医学先河,被后人奉之为中国农业和医学始祖。他兴贸易,作五弦之瑟,使世人生活更加美好。
      
      《礼记-郊特性》曰:“砍木为耜,柔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曰神农氏。”
      
      清马骕《绎史》引《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耕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曰:“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训》曰:“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神农氏继伏羲氏“作三十五弦之瑟”之后,又“作五弦之瑟”,进一步充实了传统礼乐。
      
      五帝
      
      五帝出现,中国历史进入传说时代。五帝,主要包括轩辕(黄帝)、颛顼、喾、尧、舜五者。历史学家说五帝以黄帝为始祖,其余都是黄帝的子孙,事实究竟如何今已无从考证。
      
      轩辕(黄帝)
      
      黄帝,传说时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五帝之一,在五帝中位居于第一,他的主要功绩是建立了一统天下的人文精神,形成万国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人文、社会和地理基础。
      
      习惯上,因为炎帝和黄帝各有贡献,人们往往将炎、黄二帝并称,但从二人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来说,黄帝当远在炎帝之上。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就对黄帝做了很高的评价,他写道:“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功绩卓著,备受世人拥戴,被后人尊为五帝之首。
      
      颛顼
      
      颛顼,传说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五帝之一,在五帝中位居第二,他的主要功绩是通过绝地天通,规范国人宗教信仰,统一国人思想,奠定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坚实基础。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曰:“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颛顼帝“绝地天通”的故事,大致描述了人类恢复和重建国人信仰秩序的壮举。《国语-楚语下》记载了这段故事。
      
      《国语-楚语下》曰:“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月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洁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肿、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或。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故事大意是说,远古时期,五官各司其职,专门负责沟通天地人神,天地人神之间秩序井然,不相杂乱,因民神异业,使得民有忠信,神有明德,于是,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天地人间一派祥和气象。
      
      到了少昊帝的后期,因国力日趋衰退,九黎乱德,打破了天地人神之间井然有序的格局,以至家为巫史,民神杂糅,纲纪大乱,最终导致天地人神不和,灾祸频繁,民不聊生,天地人间出现了一片混乱局面。
      
      颛顼帝时,因颛顼不忍看到这种情景继续蔓延,遂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天地人神重新分开,民神异业,无相侵渎,恢复和重建了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秩序,使天地人间重新回到了以往的和谐统一之境。
      
      这就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绝地天通”典故。
      
      颛顼帝“绝地天通”,目的在于通过对天、地、人、神进行系统化、秩序化、统一化的管理,消除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混乱局势,尤其是消除人神关系的混乱,从而营造天——地——人,或曰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合和一体的理想境界。其举,毫无疑问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壮举了。
      
      喾
      
      喾,传说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五帝之一,在五帝中位居第三,他的主要功绩是通过修身执中,节用材力,修订历法,敬事鬼神,顺应天地人情及万物之理,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曰:“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材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尧
      
      尧,传说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五帝之一,在五帝中位居第四,他的主要功绩是举天下为公而任人唯贤,禅让天下,敬授民时,合和万国。他因首倡禅让制,为中国国家管理及领导艺术树立了千古榜样。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曰:“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月,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训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舜
      
      舜,传说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五帝之一,在五帝中位居第五。在个人品德方面,他孝敬父母,德博天下;在安邦治国方面,他实施分级管理,知人安民,形成中国国家体制基本框架。
      
      舜还教人们建造家室,使人们过上更舒适的生活。《淮南子-修务》:“舜作室,筑墙茨屋,避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曰:“虞舜者,名曰重华……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舜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懈)……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舜帝即孝顺之帝。舜以孝顺最为世人唱道,其人正如其名。
      
      三王
      
      三王之际,中国进入高度文明的半信史时代。三王,依次是夏禹、商汤、周武王姬发三人。他们开创的时代,史称三代。三代文化成就辉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历史学家认为,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夏禹
      
      夏禹,半信史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三王之一,在三王中位居第一,他主要功绩是以华夏部落为核心建立华夏集团以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奠定了华夏民族文明的根基,打下了中国国家管理体制的坚实基础。由此结束了沿袭数代的禅让制,形成世袭制,开始了家天下的时代。夏禹首倡的世袭制一直延续了4000多年,直至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覆灭才告一段落。史学家认为,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文明社会的开始。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华夏儿女,华夏民族,就是从夏禹的夏王朝——华夏集团沿袭而来的。
      
      夏禹的事迹,当以治水最为有名。大禹治水,铸九鼎,定九州,造福子孙后代,因此,受到世人代代颂扬,称之为大禹——伟大的禹。
      
      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他们父子俩都与治水有关。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土地、庄家被淹没,房屋被冲毁,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尧便召开部落首领商量治水对策,其间,大家一致推荐鲧来领导治水。
      
      鲧采取堵截的方式,花了九年时间筑坝治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最后,他的行为惹怒了天帝,天帝命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禹“一定要把水治好”。
      
      传说禹继承父业,在治水时吸取父亲只堵不疏的教训,在河图、开山斧和定海神针帮助下,以疏导为主,带领群众凿开龙门,挖通九条河流,经过十三年努力,终于疏通全国水道,把洪水引入大海,使大地恢复活力,农耕重现生机。
      
      禹在治水过程中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精神甚为感人,他30多岁都没有结婚,在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他遇到了女娇,两人相爱,结成百年夫妻。但新婚四天,他就离开了新家,奔波于治水现场。他曾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看望家人,被世人传为佳话。
      
      商汤
      
      商汤,半信史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三王之一,在三王中位居第二,他的主要功绩是诛夏桀,除暴君,灭夏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朝,奠定商王朝国家管理体制基础。
      
      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了国王一成不变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商汤之举史称“汤武革命”。《周易》对商汤的行为大加赞颂,《易-革-彖辞》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汤建国后,鉴于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而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了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重“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社会矛盾较为缓和,国家政权较为稳定,国力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建国十三年后,汤卒。
      
      周武王
      
      周武王,半信史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三王之一,在三王中位居第三,他的主要功绩是伐纣王,除暴君,灭商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周朝,为周公旦等后世之人完成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理念及大一统国家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周武王伐纣,先通过“八百诸侯会孟津”举行誓师大会,联络八方诸侯共同声讨,后通过牧野之战,在商朝大军前徒倒戈的配合下,靠正义之师大败纣王,使大一统国家理念及大一统国家管理体制出具雏形。但因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两年就病死了,并无多少建树。后人多以牧野之战或前徒倒戈的故事颂扬武王。
      
      前徒倒戈,是指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该成语出自《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它描述了武王伐纣时牧野之战中的精彩一幕,对后世帝王治理国家可谓前车之鉴。
      
      本文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探讨了“三皇五帝”典故的由来、内涵及特点,归纳梳理出既符合传统文化本义,又符合历史事实的“三皇五帝”新意,是谓“三皇五帝”新解。


                          责任编辑:王海峰

    上一篇:文房四宝
    下一篇:“八德”简释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