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这就是毛泽东看武则天的观点。
【武则天小传】
武则天,名曌,并洲交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生于公元624年,死于公元705年。先为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武则天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14岁时,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武才人到感兴寺出家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惭次得宠。武则天涉猎文史,知识丰厚,足智多谋,在后宫结派争宠夺权的过程中,独占鳌头,并于公元690年,废睿宗李旦为皇嗣自封为帝,创国号周,并以“曌”为己名。还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
登基之后的武则天,在用人上实行殿试,开武举、自举、试官等途径,破格用人,使得一大批的能人智士涌现出来。武则天还加大对旧士族大贵族及大官僚集团的打击力度,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举措,使得当时的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人口也由380万户猛增到615万户。在维护国土完整上,武则天于公元692年派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对安西四镇的领土主权,并设置北庭都护府,加强管治。文化上,武则天非常重视著述,如文人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少阳政范》等,并且,她自己也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传世。
武则天执政时期,虽说有一些措施得力,社会经济处于上升趋势,但在巩固维护自己势力的斗争中,剪除异己、滥杀无辜,独犯众怒。公元705年,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逼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
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
同年11月,武则天去世,终年80岁。
【毛泽东评点】
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引自毛泽东同工作人员孟锦云的谈话(见孙宝义编《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第118页,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在我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于她的定论,众说纷云,但有一点趋于一致的是:武则天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女人。这一结论的参照依据,自然是有字可查的各种书籍及无字可查的民间传谣。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的认识水平早已达到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程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既不可尽信,民间的传谣自然更有理由不可尽信了。也就是说,世人之于武则天荒淫无度的评断,或许是有失历史的本来面目。晚年的毛泽东,读史是他主要的兴趣之一,就是在他逝世前的1975年,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在一起时,还从评论《资治通鉴》开始,议论司马光、秦始皇、刘邦,最后将话题定格到武则天的身上。
据工作人员孟锦云(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回忆,毛泽东就如何读书的问题,对他们工作人员说:“读书,一要读,二要怀疑,三是提出反对的意见。不读不行,不读你不知道呀。
凡人都是学而知之,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啊。但光读不行,读了书而不敢怀疑,不敢提出不同看法,这本书还是白读了。”
孟锦云这时插话:“我读书从来没有提出过不同的看法。”
毛泽东接着说:“孟夫子(此指孟锦云——笔者注),不要认为书上篇篇是事实,句句是真理。我们现代人写书时事实都有自己的选择,古人就那么客观?代代相传就不会走样?比如,写一个人,他的臣下往往说好话,甚至吹拜,他的敌人往往攻击。这一代人这样写,那一代人又那样写,言过其实的东西不少。都是白纸黑字,你信哪一个?所以需要怀疑,你怀疑,就要去找别的史料,对照一下,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详见孙宝义编《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第118页)。正因如此,对于众说纷云的武则天,毛泽东在同孟锦云谈话时,说:“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出处同上)。
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武则天,是持肯定之态度的,就连千古以来之于武则天“淫荡成性”的定论,毛泽东也认为“恐怕值得商量”。当然,毛泽东同工作人员的谈话,属非正式场合,他的这一番谈话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事实上,抛开武则天的私生活不谈,只议她执政时期的各种策略与措施,还是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而且,武则天也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在她的墓碑上刻上为她歌功颂德的文字,因为她已经意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而是应该让后人去评说。
总之,在毛泽东看来,武则天是一个有作为、有智慧也有自知之明的女皇帝。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