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讲堂
国学讲堂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神奇的阴阳学说

    时间:2017-10-16 10:13:44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阴阳学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阴阳这一概念很早就出现了,但由它而形成阴阳学说则是周朝以后的事,《易经》对阴阳进行了全面概括,形成系统、完整的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全在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阴阳的概念最早是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叫阳,背阴的一面叫阴。继而不断引申,进一步用阴阳广泛解释自然界与社会界的所有现象。

    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有阴阳互根、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互根,即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特点,处在一个统一体内。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阴阳对立,即是指自然的万物万象内部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诸如:电有正负极,磁场有阴阳极(南北极);原子由“正”电子核和“负”电子核构成;建筑物有阴面,阳面,山南为阳,水南为阴等等。阴阳转化,即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两种属性,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消彼长,彼进此退,且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易经·系辞》曰:“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月焉。”俗称“风水轮流转”即是阴阳转化运动产生的结果。

    国学链接☆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中医认为人体所有结构可划分为阴阳两部分。人体脏腑组织,就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五脏来说,心肺居于上部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属阴。

    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发生是因“阴阳失调”。如“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虚则寒”、“阴虚则热”、“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等病症,并且病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责任编辑:王海峰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
    下一篇:《孟子》简介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