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民族就是汉族。汉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吸收了无数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因素,在融合少数民族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我国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主体民族。
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族人口得到如此的发展与民族同化是分不开的。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丧失原有的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各民族互相同化,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各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情况,但相比起来,前者是主流,这也是汉族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汉族的形成史上,曾经有过三次较大的民族融合。第一次是从春秋战国到秦统一为止,其结果是形成了华夏民族共同体。经过了这一发展时期,到两汉之时,汉族形成的初期约有5000万人口;第二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隋唐的发展,到唐朝时,汉族人口约有近一亿;宋辽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据记载,清代道光年间人口已增至四亿多。
人口的发展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原地区三次民族大融合的同时,以汉族为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
☆国学链接☆
汉族的服饰——汉服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建立了以满族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随着满清王朝进行武力镇压与屠杀,汉服逐渐消亡。
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或其改良。
不过,现在民间出现了自发兴起的复兴汉民族服饰的运动,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丽服饰。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