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酒茶清谈
酒茶清谈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介绍茶道的社会功能

    时间:2018-10-15 09:22: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茶文化是茶叶在被人类食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它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对人们的生活、经济、文化甚至政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茶文化核心的茶道,其社会功能则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

    武夷岩茶干茶图片


    图为:武夷岩茶干茶图片


        一、经济

        自古以来,由于茶道精神的弘扬,饮茶之风的兴盛,导致茶叶消费量增长,促进了茶业经济的发展。早在唐代,茶叶生产和贸易发达,茶业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茶税也成为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旧唐书·德宗本纪》记载德宗建中三年(782年)“于诸道津要置吏税商货,每贯税二十文。竹、木、茶、漆皆十税一”。“茶之有税,自此始也。”贞元九年(793年)诏令凡产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贩茶,分三等估价,抽税十分之一,从此,每年茶税达40万缉⑧((文献通考·征榷考五》)。至穆宗即位,于长庆元年(821年)增加茶税,规定每百钱增五十,每年达oo万绪以上(《新唐书·食货志))。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八记载,仅是江西浮梁一地,“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到了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政府又实行榷茶制度,就是实行茶叶专卖制度,由政府垄断茶叶贸易,甚至强徙民间茶树于官场,并焚其积旧。商人只能购买官场的茶叶,而且大增茶税,弄得天怒人怨。政府严格控制茶叶销售,说明当时的茶业生产和贸易相当发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是政府收人的一个重要来源。历宋元明清至近代,茶业都是国家的主要生产部门之一。茶叶还是国家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茶文化对茶业经济同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岛内生产的茶叶自给有余,还有很大部分供外销之用。7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兴起茶艺热潮,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茶艺活动蓬勃发展,大力弘扬茶道精神,导致饮茶之风兴盛,结果人均茶叶消费量急剧增加,以致台湾本土生产的茶叶供不应求,需要从大陆进口大量茶叶,当然也促进了本地茶叶生产的发展,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收人。又如上海市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每年人均消费茶叶不到250克。自1990年开展茶文化活动以后,到了1998年就升到700克,导致上海地区茶艺馆和茶叶商店以及茶叶批发市场的繁荣兴盛,还带动周边产茶区茶农经济收人的提高。又如著名茶乡福建省安溪县原是有名的贫困县,在经过开展多年茶文化活动之后,其出产的名茶铁观音畅销全国,远销海外,终于使全县茶农脱贫,茶商致富,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再如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但是长期以来茶叶生产却落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后面,一直处于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的尴尬地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神州大地掀起茶文化滚滚热潮,饮茶之风在全国兴盛,促使茶叶消费量迅速增长,我国茶叶生产的产量也因此有了很大突破,终于在2007年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可见,弘扬茶道精神,开展茶文化活动对茶业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

        但是,以茶道为核心的茶文化其功能远不止此。它的主要贡献还是在社会文化方面。这是因为在所有饮料当中,茶的文化含量最高。它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质,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与各种相关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亚文化体系,具有自己独立存在的文化价值。就这一角度而言,它的社会、文化功能往往要超过它的物质功能。
        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之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心),以茶可行道。”其中“散闷气”“驱腥气”“养生气”“除病气”“尝滋味”“养身体”诸项,是属于饮茶能满足人们生理需求和保健作为等方面的功能。而“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心)”“可行道”等项则是属于茶道范畴,也是茶文化的主要社会功能。据此,可以将茶文化(茶道)的社会功能概括为“陶冶个人情操”“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三个方面:

        1、陶冶个人情操

        唐代裴汉在《茶述》一文中指出茶叶的功效是:“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宋徽宗赵信在《大观茶论》中也说:“至若茶之为物,擅欧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察,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逞速之时可得而好尚矣。”都是认为茶之特性是清、和、淡、洁。饮茶之功效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茶文化专家们在概括中国茶道精神时所倡导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都是侧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因此茶就成为人生道德理想的象征,饮茶就成为励志、怡情、养廉的一种手段。历代茶人都讲究茶叶本身的特性和内在的韵味,把深层的文化素质与人格熏陶作为修身之本。品茶在使人们获得健康身体的同时,又可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可以对人产生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积极作用,茶也因此被称作“灵魂之饮”。所以,茶文化是当今社会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理想载体。

        2、协调人际关系

        自古以来,客来敬茶,以茶敬客,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唐代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的诗句,宋代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和“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的诗句,都是描写以茶待客的名句。其中尤以“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的口头语。在生活中,茶已成为友好、尊敬、和睦的象征。客来敬茶是以茶示礼;朋友相聚,品茶叙旧,可以增进友谊;向长辈敬茶,表示尊重之意;邻里纠纷,献上一杯茶,亦可化解矛盾,促进团结。中国茶道精神中所倡导的“和”“敬”“融”“理”“伦”等,都是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友好睦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说明茶道精神确实对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3、净化社会风气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商品大潮汹涌,物欲膨胀,竞争激烈,人心浮躁,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容易心理失衡,人际关系趋于紧张。而茶叶被当今人们誉为“最文明的饮料”。茶文化是一种雅静、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们紧绷的心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中国茶道精神中所提倡的“清”“廉”“俭”“洁”等具有平和、淡泊、雅致的精神内涵,会使人们的心情趋于淡泊宁静,可以调节生活节奏,缓解心理压力。茶道精神中的“和”“敬”精神,提倡和诚处世、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必然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所以普及茶文化,宣扬茶道精神,对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此,茶文化专家们指出:中国茶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祭祖、育德,直至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适应各个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功用、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中华民族平凡实在、和诚处世、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的民族精神。所以继承和发扬茶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茶德,对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有益的”。。这里所说的,实际上就是茶道的社会功能。

        三、文化

        茶文化和茶道精神在建设民族文化的宏伟事业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当今人类社会处于全球一体化(也称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人类超越民族、超越国家地域界限而在经济领域出现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必然带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某些共同的秩序、共同的利害关系,使世界历史沿着整体化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全球化却有导致一元化的危险。因为当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进行交流、碰撞时,处于强势的文化就有可能淹没处于弱势的文化。实际上,当今的一体化是以西方尤其是美国为核心的一体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美国的价值观念是伴随着它的强劲资本和高科技,连同好莱坞大片、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文化一起涌向世界各地的。如果我们的年轻一代陶醉、迷恋于这些舶来品而忘却自己的传统文化,将会出现令人不安的局面。因此,经济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特别要警惕这一问题,首先要认同并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自己的特色,否则就有被西方文化淹没的危险。而茶文化正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新鲜活力,它所倡导的茶道精神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容易被各阶层民众所接受,在与西方文化争夺青年一代的文化较量中,大有用武之地。
        在这方面,台湾地区30年来开展茶文化活动、发扬茶道精神就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之后,伴随着西方先进生产力而来的是美国流行文化,年轻人以追求西方生活方式为时髦.穿牛仔裤,上酒吧,喝咖啡、可乐,吃麦当劳、肯德基,看好莱坞电影,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毫无兴趣,甚至茫然无知。这种现象引起一批文化学者的忧虑。他们发现开展茶文化活动,宣扬茶道精神,是一种弘扬民族文化的好形式。于是陆续办起许多茶艺馆,举行各种形式的茶会活动,举办茶艺培训班和茶艺大赛,向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普及茶文化知识,灌输清、静、怡、真的茶道思想。几年之后,茶艺馆大量涌现,仅台北就有数百家,上茶艺馆品茶成为社会风尚。据社会调查,台北市青年人上茶艺馆的人数已超过上酒吧的人数。
        由此可见,通过开展茶文化活动,将茶道精神向民众普及,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受到陶冶、教育,可以起到与道德教化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