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酒茶清谈
酒茶清谈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为何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却无缘诺奖

    时间:2017-07-24 08:35:59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核心提示:事实上,无论勒纳德还是斯塔克,都是忠实的纳粹信徒,主张推进所谓“德意志物理学”,清除“犹太物理学”,而广受关注的相对论则被视为是“犹太物理学”的范例——因为爱因斯坦是犹太人。

    1500856910(1).jpg

    原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何无缘诺奖

    美国科学家们日前探测到引力波的新闻,让人们再度开始关注预言引力波的广义相对论。相对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理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爱因斯坦并没有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一时间石破天惊。1909年,德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奥斯特瓦尔德提名爱因斯坦为1910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候选人。但当时狭义相对论很有争议,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迈克尔逊,直到逝世都坚持认为“相对论站不住脚”。在当时的主流物理学界,对于狭义相对论的怀疑论调占了上风。这样一来,尽管奥斯特瓦尔德后来又在1912年和1913年连续提名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获诺贝尔奖,但爱因斯坦始终未被评上。

    1915年11月,爱因斯坦先后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四篇论文,他解释了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并给出正确的引力场方程。至此,广义相对论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了,广义相对论诞生。伴随而生的是更加激烈的争论。而且这一次的争论不单单是纯粹学术上,由于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而且是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因此他和他的相对论不幸成为政治运动的牺牲品。

    1919年初,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名爱因斯坦为诺奖的候选人,理由是广义相对论的成就已经超越牛顿力学。1919年5月,爱丁顿和戴逊率领科学考察队考察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某些内容,并将结果于当年9月公之于世。同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宣布:爱因斯坦的理论是牛顿之后最重要的进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高的成就之一。

    一场针对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恶意攻击也随即展开。1920年8月24日,一场反相对论的公开演讲在柏林最大的音乐厅登场,主讲者是德国实验物理学家格尔克和铁杆反相对论人士魏兰德。一个月后,德国中部旅游胜地巴德瑙海姆上演了第二场反相对论公开演讲,主讲者包括著名的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勒纳德。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塔克也公开质疑相对论。

    爱因斯坦亲身去听了反相对论的演说,结果他发现那些演讲中没有任何有分量的反对意见,有的只是含糊其辞、捕风捉影的指控和抨击。比如,魏兰德和格尔克指控爱因斯坦的某些广义相对论计算剽窃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真正的德国人”的工作,而事实上,那位“真正的德国人”的论文无论是前提还是推理都是错误的。勒纳德的反相对论理由则是相对论有违常识,因而必定是错误的。事实上,无论勒纳德还是斯塔克,都是忠实的纳粹信徒,主张推进所谓“德意志物理学”,清除“犹太物理学”,而广受关注的相对论则被视为是“犹太物理学”的范例——因为爱因斯坦是犹太人。

    然而,这些“物理学界泰斗”的态度给诺贝尔委员会造成了压力。1921年,要求爱因斯坦获取诺贝尔奖的呼声几乎达到顶峰。就在当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找了一位很有权威的瑞典(眼科医学)专家——古尔斯德兰德,让他写关于广义相对论的评价报告。但古尔斯德兰德在他所写的评价报告中严厉抨击了相对论,称其是“臆想出来的假说”,没有得到实验证实。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哈瑟伯格也提出抗议,他在写给评委会的信中说:“相对论仅是一个猜想,将猜想放在授奖的考虑之列,极不可取。”19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选择让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空缺,未颁奖给爱因斯坦。

    然而此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界的威望之高,已经让诺贝尔奖委员会不能忽视他。几经考虑,诺贝尔奖委员会想出一个折中方案——1922年,他们决定把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补发给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的获奖理由不是相对论,而是他在1905年,也就是他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前所发现的光电效应定律。

    1922年12月10日,爱因斯坦正乘火车在日本旅行,错过了颁奖典礼。次年7月,爱因斯坦在一次瑞典科学会议上发表了正式获奖演说。他没有谈及光电效应,而是讨论了相对论。

     

    责任编辑:何妹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