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名篇欣赏
名篇欣赏
  • 名篇欣赏
  • 名家论坛
  • 【典故】完璧归赵

    时间:2017-01-11 09:15: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司马迁

     

    2.png


        典故名称:完璧归赵 抱璧还 指图睨柱 冲冠发 秦璧归 能回赵璧 蔺卿全璧 赵璧 赵璧犹全 连城 连城价 连城玉 连城璧 

        相关人物:秦昭王 蔺相如

        典故内容:《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2439~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彊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柰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彊,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彊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閒至赵矣。且秦彊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白话解读:《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2439~~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请求交换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以及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是白白地受骗;如果不给秦国和氏璧,则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拿不定主意,寻求一个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得到。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使。王导问:“你怎么知道的?他回答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止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我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国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握着我的手,说“我希望结交朋友。”。我就凭这个知道他了,所以打算去他那里。』相如对我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要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你不如赤身伏在砧板上请罪,那么也许侥幸能够免罪。』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大王也幸好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于是王召见,问他:“秦王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王说:“拿我的璧,不给我城邑,为什么?“相如说:“秦王用城来换玉璧,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国。(如果)赵国给璧但是秦国不给赵国城,理亏在秦国。平均的两个策略,宁愿答应以负秦曲。王说:“谁可以派去的人?“相如说:“你一定没有人,臣愿捧护和氏璧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于是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捧璧向西进入秦国。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看,群臣高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要把城邑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宝玉有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王教授璧,蔺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几步站定,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您想得到它,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背着他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和氏璧,补偿城恐怕不可能』。打算不将和氏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的故意违背强秦的罐,不可。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璧,在朝廷上拜送书信。什么样的人?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修饰礼仪表示敬意呀。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它,传的美人,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邑,所以又把璧取回来。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相如持他的璧玉斜视柱,就要向柱子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璧撞碎,于是推辞再三请求,并召来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明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相如估计秦王特以欺诈的手段详细给赵城,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这些城邑的,他就对秦王说:“和氏璧,天下都传法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把玉璧时,斋戒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量的,最后不可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馆舍里住宿。相如估计秦王即使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给赵国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着粗麻布衣服,怀揣和氏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穆公以来二十多你,不曾有一个是坚守约定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令人拿着璧回去,熟悉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以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赵国怎么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考虑商议这件事。“秦王与群臣面面相觑。侍从中有人想要拉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置,秦王说:“现在杀了相如,终究还是得不到和氏璧,而断绝两国的罐,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他终于接见蔺相如,完成礼节后,让他回赵国去了。

        典故引用诗句:

    作者 诗题 诗句
    刘商 殷秀才求诗 连城犹隐石,唯有卞和知。
    韩愈 县斋有怀 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方干 送郑端公 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
    李商隐 一片 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李峤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李白 古风 誇作天下珍,却哂赵王璧。赵璧无缁磷,燕石非贞真。
    李白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
    李白 送窦司马贬宜春 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
    杜甫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
    杨炯 夜送赵纵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