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典故:江淹才尽
相关人物:江淹
典故寓意: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典故内容:南北朝·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白话解读:南朝的江淹,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 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 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相关人物作品:
铜爵妓(南北朝·江淹)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
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
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
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
采菱曲(南北朝·江淹)
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
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
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
高彩隘通壑,香氛丽广川。
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
乘鼋非逐俗,驾鲤乃怀仙。
众美信如此,无恨在清泉。
典故引用诗句:
赠墨西 其四(明末清初·屈大均)
幸是真岩发墨多,纤纤莫损指纹螺。
思深稍待天渊入,纸落休惊风雨过。
暇即双垆焚熟结,閒须一盏养春和。
如卿手爪今无几,才尽江郎奈若何。
满江红 顾庵复和八首见示赋此答之并贻既庭 其一十六(清·尤侗)
何物文心,笔阵老、墨池飞涨。
贾馀勇、吟成八咏,撚髭无恙。
公子七哀传邺下,大夫九辨赓江上。
惊从而和者曲弥高,三缣饷。
倒词峡,真潢漾。短歌阕,长歌唱。
只江郎才尽,渴求杯酿。
我倦欲投斑竹管,公豪任夺青藜杖。
问红笺、填得许多愁,难于状。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