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典故:掇蜂
典故寓意:指受人诬陷,父子反目。
相关人物:伯奇 尹吉甫
典故内容:《《太平御览》卷五百一十一《宗亲部一·继母》》
《琴操》曰:「尹吉甫,周卿也。子伯奇母早亡,吉甫更娶后妻,妻乃谮之于吉甫曰:『伯奇见妾美,欲有邪心。』吉甫曰:『伯奇慈仁,岂有此也。』妻曰:『置妾空房中,君登楼察之。』妻乃取毒蜂缀衣领,令伯奇掇之。于是吉甫大怒,放伯奇于野。宣王出游,吉甫从之,伯奇作歌以感之。宣王闻之,曰:『此放子之辞也。』吉甫乃求伯奇而感悟,遂射杀其妻。」
白话解读:西周时,有个名叫尹吉甫的官员,娶了一个美丽而又贤惠的妻子,生活得十分幸福。不久,妻子生了个儿子,取名伯奇,一家三口,更是其乐融融。
一晃过了十几年,尹吉甫的妻子得了重病,离开了人世。尹吉甫和伯奇都十分伤心。这时,伯奇已长成一个英俊青年,父子俩相依为命,度过了一段苦涩的日子。
不久以后,尹吉甫又娶了一个年纪很轻的妻子。她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女人,认为有前妻的儿子伯奇存在,她的丈夫会时时想起前妻,她得到的爱就不完整。因此她非常讨厌伯奇,一心想把伯奇赶出家门,但看到尹吉甫和伯奇父子情深,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
一天,她不幸被毒蜂蛰了一口,又痛又痒,不由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她悄悄捉了两只毒蜂藏起,然后对尹吉甫说:“伯奇简直不像做儿子的样子!”
尹吉甫听了,吃惊地问:“伯奇难道做错了什么事吗?”
“伯奇手脚不规矩,你不在的时候,他看到我比他没大几岁,老是动手动脚地调戏我。”后妻无中生有地说。
尹吉甫不相信,疑惑地说:“伯奇为人一向正派仁慈,怎么会调戏你呢?”
后妻冷冷一笑,说:“伯奇正派?他是当着你的面装出来的!他见我长得年轻凛亮,一直不把我当母亲看待。你如不信,你可先离开家门,然后悄悄回来,就可在门缝中看到你那正派儿子的不正派行为了!”
尹吉甫同意了,便找了个借口,对伯奇说他有事离家,说完便走了。
过了一会儿,伯奇正在自己房中读书,忽然听到后母叫他,便来到后母房中问有什么事。后母说:
“有两只毒蜂飞到我的衣领里,蛰得我很痛,快帮我捉!”
伯奇上前一看,后母衣领里果然有两只毒蜂,就一只手扶住后母的肩膀,一只手伸进后母的衣领里去捉毒蜂。这时,尹吉甫刚好悄悄回到家门口,从门缝中看到了伯奇伸手到后母衣领里的那一幕。
尹吉甫十分气愤,以为伯奇真的行为不轨,调戏后母,便不问情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伯奇赶出了家门。
后来,“伯奇掇蜂”这一典故,用来形容耍弄阴谋,离间骨肉之情。
典故引用诗词:
雪谗诗赠友人
李白
嗟予沉迷,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尝有。
立言补过,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顽丑。
月出致讥,贻愧皓首。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白璧何辜,青蝇屡前。群轻折轴,下沉黄泉。
众毛飞骨,上凌青天。萋斐暗成,贝锦粲然。
泥沙聚埃,珠玉不鲜。洪焰烁山,发自纤烟。
苍波荡日,起于微涓。交乱四国,播于八埏。
拾尘掇蜂,疑圣猜贤。哀哉悲夫,谁察予之贞坚。
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
坦荡君子,无悦簧言。擢发续罪,罪乃孔多。
倾海流恶,恶无以过。人生实难,逢此织罗。
积毁销金,沉忧作歌。天未丧文,其如余何。
妲己灭纣,褒女惑周。天维荡覆,职此之由。
汉祖吕氏,食其在傍。秦皇太后,毐亦淫荒。
螮蝀作昏,遂掩太阳。万乘尚尔,匹夫何伤。
辞殚意穷,心切理直。如或妄谈,昊天是殛。
子野善听,离娄至明。神靡遁响,鬼无逃形。
不我遐弃,庶昭忠诚。
责任编辑 朱成凌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