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琴画得传真,家道耻为伶艺人。
父逝羸身悲忍曲,兄疴请仕可堪贫。
慧心铜佛胛肩瘦,清乐瑶琴音律新。
招隐竹松风叙旧,双柑谁与同吟春。
戴颙(公元390-441),字仲若,谯郡銍县(今濉溪临涣)人。父亲戴逵善于诗书画琴,都传给了戴颙、戴勃兄弟,戴逵平生所创的琴曲音乐,戴氏兄弟都能铭记于心并熟练弹奏。
公元396年戴逵病逝,时年16岁的戴颙因守孝几乎毁坏了身体,因而长年生病虚弱。据《宋书。隐逸传》记载:“颙年十六,遭父忧,几于毁灭,因此长抱嬴患,以父不仕,复修其业,父善琴书,颙并传之。”父亲死后,所传授的声乐,他们不忍心再弹奏,于是各自创作了新曲,戴勃作了五部,戴颙有十五部。戴颙又作了一部长曲,这些乐曲都流传于世,故戴颙以孝行著称。
在剡县期间,中书令王绥曾带宾客去拜访他,戴勃、戴颙正在吃饭。王绥说:“我听说你们善于弹琴,想听一听”戴氏兄弟如同未闻,不予理睬继续吃他们的豆粥,王绥怀恨而去。
戴勃、戴颙在游历桐庐山时,被秀丽的山色吸引,在此居住下来,戴颙在此讲授庄子学说,著《论逍遥游》和注解《礼记·中庸》等。不久,戴勃染病,因生活拮据,医药不足,戴颙因兄请仕,欲取俸禄为其兄治病,上书当朝求取海虞令,事情将要办成时,戴勃去世,戴颙做官的事情也就此作罢。
宋武帝刘裕第七子衡阳王义季镇守京口(今镇江)时,长史张邵与戴颙结为亲家,迎请他住在黄鹄山。山的北面有竹林和精致的房屋,竹林和溪涧都很美,戴颙就在溪涧边住下来。刘义季屡次跟从他游玩,他还是穿他的村野服装,竹杖芒鞋,不改变平常的习惯。三吴地区的将军、郡守以及吴郡的名流邀请他去野游,他认为合适就去,绝不虚情假意、矜持自高,大家都很赞赏他这一点。
戴颙生性豁达,一日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后遂用双柑斗酒或者双柑为春日雅游的典故。
戴颙在雕塑上继承戴逵真传,有十分深厚的造诣。宋世子在瓦官寺铸造一丈六尺的铜佛像,铸造好后成,面部看起来很瘦,艺人们都束手无策,就去请戴颙指导。戴颙告诉匠人:“非面瘦,乃臂胛肥耳。”当既错减臂胛,瘦患即除,无不叹服焉。
宋武帝刘裕对戴颙极为赏识,屡次招他出山做官,但戴颙拒诏不出。一招一隐,便有了“招隐”二字。也就有了招隐山。戴顒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千古绝唱。
公元441年,六十四岁的戴颙仙逝,戴颙无子,其小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遂名招隐寺,可谓满门仁孝。《南史》记载:颙世居剡中,徙京口先居竹林,后筑馆此山,颙女舍其宅为僧院。
现在的招隐山为古城镇江特有的隐士文化风采区,成为中国隐士文化的圣殿。
若水先生
【诗人简介】若水,号玄子。善烹饪、喜周易、乐诗词、偶读书。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