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诸阳在哪里,赵集西山西。①
背靠定陶山,面对运河堤。②
古谓风水好,藏风且聚气。
百善以名之,紫阳照大地。

二
既言诸阳县,定陶谈何其?
定陶先立县,两县同一地。③。
后魏为定陶,唐为诸阳邑。
而今秋草没,夜深寒鸦啼。

三、
诸阳在古饶,何以百善题?
城建百善东,相连二十里。④
竹邑临孤山,浍北沿铚溪。⑤
查阅宿州志,惟它无归依。⑥
四、
武德四年建,贞观元年遗。
隋唐多动乱,江天变幻急。
运河门前过,东流六年期。⑦
离草相忘情,汴歌错到底。⑧
五
风吹雨打处,旧城何足疑。
一山分五处,五人赋符离。⑨ ⑩
孤城背岭渺,万柳临渠宜。
通济涸无穷,古相有阳熙。
六
当年为知青,荷锄诸阳畦。⑪
西赏广陵散,北听桓郑曲。⑫
转眼五十年,日月如过隙。
书生虽已老,依然念旧墟。

注释:
① 诸阳乃淮北旧县也。在今古饶镇赵集孜西山下。诸阳 按:今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境。 旧县,唐武德四年(621)分符离县置,属徐州。贞观元年(627)县废,并入符离。
② 定陶山,在今符离北,即古饶一带。《江南通志》曰:今宿州西有诸阳山,故诸阳县在此。以前史考之,诸阳其即定陶故地乎?( 光绪《宿州志》)按:定陶疑为宿州市定陶山下。
③ 《江南通志》曰:今宿州西有诸阳山,故诸阳县在此,前史考之,诸阳其即定陶故地也。
④ 在《宿州志》上,赵集原属濉溪县赵集,后划为烈山区古饶的。诸阳县城西距百善不足20公里。
⑤ 竹邑,即为今烈山区古绕镇。
⑥ 适时,东不足20里有竹邑县,西南在60里有涣北县,百善约为诸阳所辖。
⑦ 诸阳县是公元621年建,公元627年废,存世6年。雁声掠过,天空中也曾留下它的痕迹。
⑧ 指白居易的汴水词,虚情假意之作也。
⑨ 一座诸阳山,留有五县之痕。五处指符离、诸阳、定陶、竹邑、百善
⑩ 指唐代符离五子,指著名的才子刘翕习、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五人,经常泛舟通济及浍河放歌。
⑪ 1974年3月,我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在赵集公社赵楼大队,每至公社开会,必去诸县旧地感喟一番。
⑫ 桓,不是桓伊,而是桓谭。谭善郑曲,郑曲,乃村野小调也。

【诗人简介】耿汉东,安徽省濉溪县人,诗人,文学评论家,地方文化学者。先后供职中共淮北市委宣传部和淮北日报社。1993年开始创作并在发表作品,先后出版并再版了18部作品。其中《淮北的成语与典故》、《淮北的历史人物》两书,分别被安徽省社科联评为2015年度、2019年度优秀社科读物。现为安徽省诗词协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