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洛水通淮日夜流,渚荷玉树不曾秋。 
十年士女河边骨①,一笑君王镜里头②。 
月下虹霓生水殿,天中丝管在船楼。 
繁华往事云烟过,儿戏江山无那愁。 
注①十年:指隋炀帝执政十几年,开挖运河,无数服役女死于非命。②一笑:炀帝曾揽镜对萧后说:“好头颈谁当斫之?”喻炀帝死期不远。 
  
<二> 
  
夜思从来碧水同,运河两岸百花红。 
帆樯千里开清晓,箫鼓中流韵晚风。 
画舫不迷隋代路,船楼应照美人容。 
奇闻轶事传天下,漫漫隋堤绿柳中。 
   
<三> 
  
日上三竿破晓天,龙舟丝管拂云烟。 
万船灯火长明夜,千里笙歌不教眠。 
雨打隋堤原未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光阴荏苒穿梭过,古迹犹存倍悄然。 
  
  
大运河前身 
<一> 
  
江河遗迹古今秋,战国鸿沟青史留。 
互助经商临圃泽,浅深漕运见凉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百里朱帘晴不下,银罂翠管满红楼。 
   
<二> 
  
鸿沟远古早通波,处处兴隆夜夜歌。 
日照渠中清影美,月明水上好风多。 
魏王去后存遗迹,霸主归来葬绮罗。 
青史昭昭留撰记,绿杨催折旧官河。 
  
<三> 
  
千秋往事说鸿沟,当昔豪华今在无。 
水势横来控淮泗,地形前下瞰凉都。① 
千商落日船交尾,百市春风酒并垆。 
此刻休忘原有景,昭昭青史写明珠。 
注①凉都:指开封。 
   
  
通济渠的繁荣 
  
<一> 
  
隋堤垂柳袅烟村,隋代风流千古闻。 
酒旆时遮看竹路,画船多系种花门。 
曾逢粉黛当筵舞,未许笙歌避吏尊。 
富贵繁华无对比,扑襟丝雨总消魂。 
  
  
<二> 
  
迤逦隋堤艳景明,竹楼闹市卖花声。 
红桃水暖春偏好,绿稻香含秋最清。 
合有管弦频入夜,那教士女不空城。 
金迷纸醉歌残后,戏韵琴声到五更。 
   
  
<三> 
  
绿油春水木兰舟,步步亭台邀逗留。 
千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旧凉州。 
空怜好酒还斟酌,莫倚清歌漫唱酬。 
队队宸游来侍卫,天章捧出殿东头。① 
①天章:指隋炀帝的诗文。 
  
  
隋炀帝的奢靡 
  
<一> 
  
琉璃一片映珊瑚,上有青天下有都。 
岸岸华灯开画锦,船船玉索曳歌姝。 
二分明月受光避,千队骊龙逐仗趋。 
不为水嬉夸盛世,万人连夕乐通衢。 
   
  
<二> 
  
锦缆朱栏彩鹢群,长河春暖气如薰。 
倒窥银海千枝焰,迸散金波五色云。 
雁齿初装红有晕,鱼鳞不动水无纹。 
君王到处极行乐,犹自笙歌夜不分。 
  
  
<三> 
  
繁华何处说隋炀,犹忆东巡乐未央。 
几万纤夫人影乱,三千舞女棹歌长。 
金光夜夜飞隋苑,彩旆天天映水冈。 
全盛运河如一梦,荒唐透顶欠思量。 
  
  
通济渠的落寞 
  
<一> 
  
暮雨通渠落寞来,悲秋欲访旧时台。 
吹箫不见珠帘卷,叠鼓如闻瘴气开。 
锦殿千年炀帝恨,北风一夕庶民哀。 
元朝湮塞无人管,历历山河枉费才。 
  
  
<二> 
  
通渠遗迹旧时留,千载繁华梦不收。 
荒草远侵隋苑道,朽杨空认汴河头。 
华堤销尽负明月,文物凋零思画楼。 
青史已成真实事,河床淤塞水无流。 
  
<三> 
  
二月通渠客不行,污泥路上雨初晴。 
最怜宋代伤城后,犹有隋家水调声。 
往日繁华存史册,早春城郭系民生。 
千秋呜咽文泉水,万世樊川别有情。 
  
  
淮北隋唐大运河考古 
  
<一> 
  
贵馆珍玩水石清,通渠此处最知名。 
横陈图史常千架,供给文人看一生。 
客聚码头遗址在,物存柳孜玉通明。 
运河考古成功大,曾识当年建筑英。 
  
  
<二> 
  
考古通渠夜泊船,隋唐文物客昂然。 
关门仍旧千樯塞,市井重新百货填。 
商贾不离争利地,儿童谁识破残年。 
当时百万人同尽,博得专家史相传。 
  
   
<三> 
  
考古迎来盛世通,专家一眺运河宫。 
好来看物凭史记,会待科研重古风。 
月度开元文细细,烟环嘉佑字蒙蒙。 
隋唐宝器知多少,俨在相城一馆中。 
  
  
莺啼序·通济渠的繁荣 
三月通渠口,多少游丝浴鹭。正潋滟,文縠初平,金堤种满芳树。屏幕津楼斜蘸水,秋千春院闲吹絮。喜新衣初试,画艇轻轻摇去。 
阵阵鬓丝,层层帘影,齐向长河渡。隔船纱、袅袅亭亭,影落渌波深处。照菱花、水面明妆,唱竹枝、风前诗句。又东园,早杏才红,金铃争护。① 
注①金铃:古人用以惊吓鸟雀,保护花木。 
   
画屏秋色·通济渠的落寞 
野照通渠塞。远近处,气象萧条至极。贫庶音遥,青楼梦香,玉钩人寂。何处认隋宫?见衰草寒烟堆积。攒一片,伤心泪。听柳外哀蝉,风高响殢。如诉兴亡旧恨,声声无力。 
往昔,可叹凄恻,莫再问、锦帆消息。竹西歌吹,淮南笙鹤,尽成陈迹。转眼又西风,高飞大雁重离北。落叶千丛萧槭。万事总销沉,惟有长空皓月,曾照昔人颜色。 
  
 
作者简介:董宏略,安徽淮北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相山区退休干部。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文学艺术家协会顾问、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理事、淮北市诗词楹联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获中华诗词终身荣誉奖。出版《啸歌讴吟》、《豢龙秋韵》《豢龙文薮》三部诗词著作。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