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名家论坛
名家论坛
  • 名篇欣赏
  • 名家论坛
  • 毛泽东诗词中的毛泽东之二十【红军不怕远征难】

    时间:2019-05-21 08:44:05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耿汉东

     

    12c3b19fcedacfadb9735d65fffea707.png

     

    3、红军不怕远征难

     

    毛泽东在红军长征期间写了一组有关长征的诗词,基本概括了长征的全部经历,是一篇经典的史诗。

    一、关于长征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而又伟大的壮举,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和陕西等十一个省。途中突破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攻破了无数关隘渡口,翻越终年积雪的高山,越过人迹罕至的草地。历时一年,连续行程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得知中央红军已达陕北后,随即开始长征,到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后继续北上,于1936年10月与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论述了长征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二、关于长征组诗

    长征是中华民族的神话,也是现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话。长征的壮举激励了毛泽东的创作灵感,他创作了一系列诗篇,歌颂长征中的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人们将毛泽东这一时期创作的长征组诗称为“来自长征途中和秦晋高原的绝唱”。经过三十年代前后诗词创作的铺垫,又适逢长征艰苦卓绝斗争的诱因,激起毛泽东诗情的勃发,从而达到了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潮。同时,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又回到了军事指挥的位置上。长征期间不间歇的战斗,使三军统帅毛泽东更加圆熟了他天才般的指挥艺术,从而也达到了他军事生涯中第二次指挥艺术的高潮。

    因此,长征对于毛泽东而言也是一个神话,毛泽东就是这个神话中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他在1935年10月连续创作了四首诗词,《七律·长征》是中国诗歌创作史上的杰出诗篇,也是毛泽东诗中之冠。尤其1936年创作的《沁园春·雪》则是毛泽东诗词中最优秀的代表作。毛泽东这组长征诗有八篇十首:

    1.《十六字令·山》共三首

    2.《忆秦娥·娄山关》

    3.《七律·长征》

    4.《念奴娇-昆仑》

    5.《清平乐·六盘山》

    6.《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7.《沁园春·雪》

    8.《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在这组长征诗词中,毛泽东大都用象征和比喻的艺术方法,记录这次伟大历史的无比壮丽的事件,描述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战斗生活,抒发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有几首诗词可圈可点。其中《忆秦娥·娄山关》在深沉的意境中,平添一份冷峻和沉重,愈显该词苍凉悲壮。它不仅独异于毛泽东所有的诗词,而且在中国诗歌史中也堪称独步。

    而《七律·长征》则是一首英雄主义的宏伟乐章,是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最为辉煌的美学总结。而且它也是毛泽东诗词中第一首律诗,也是最完美的一首律诗。那磅礴的气势,宏伟的气魄,高昂的格调,标志着毛泽东诗词几欲达到最高艺术境界。

    至于《沁园春·雪》,则是毛泽东一生创作的巅峰之作。它的成功创作则标志着毛泽东的诗词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毛泽东以其词夺得中同古体诗词创作的桂冠,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尤其是1945年在山城重庆发表后,曾掀起一场震荡中国的文化运动。他因此以一个成功的伟大诗人身份走向了诗坛,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毛泽东,也重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

    不可忘记的还有《念奴娇·昆仑》。该词通过拔剑裁山和功罪昆仑山的奇特想像,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宏大气魄,以及共产党人宽广的胸襟和气度。并且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塑造出一个巨人形象,使该词气魄宏伟,笔力雄健,风格豪放,是一首光照千古、雄视百代的伟词。

    正因为这些优秀篇章的成功创作,才使得毛泽东的长征组诗再现了这一史无前例的重大历史事件,成为中国革命史册上杰出的篇章。

    从史诗的角度上,在这组长征组诗中,《七律·长征》是重点篇章。

    三、诗史中的诗史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红军主力到达陕北时创作的,准确的时间应是9月29日写成。它不但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塑造了红军战士无往而不胜的英雄形象,而且展现了毛泽东古体诗词中美学的无穷魅力。据参加长征的红军回忆,原陕北红军刘志丹部与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徐海东部组成的十五军团的同志们,杀猪宰羊,慰问远程而来的中央红军。会师的红军在通渭城东小学举行全军排以上干部联欢会,在联欢会结束时,毛泽东大声朗读了这首诗。顿时,全军将士无不热血沸腾,欢声雷动,甚至激动地流下眼泪。

    无可置疑,毛泽东的长征组诗是一部诗史,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则是诗史中的诗史。那么,如何理解它是诗史中的诗史呢?我们按时间顺序来解读《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红军长征之难,在古今中外的军史上,恐怕再也鲜有其例了。一年中行走二万余里,且大小战斗500余次,击溃敌兵410个团。

    11月便连续突破蒋介石的四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为南天王陈济棠所设的“钢铁封锁线”。战斗十分艰苦而惨烈。尤其是11月底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即湘江一役,红军将士激战五日五夜。英勇的红军喋血湘江,江水为之赤。死者枕藉,江水为之堵。仅此一役,八万六千红军仅剩三万。其惨之状,天地为之变色。但在毛泽东的笔下,可曾有一丝惧怕和悲观吗?没有!反而是“红军不怕远征难”。这冲天的豪气表现了毛泽东大无畏的无产阶级英雄主义精神。

    用“万水千山”再次陈说红军远征之难。如果说在长征中仅仅涉过自然界中的河流,即使再艰险也不算难。但红军涉哪条河不是血战而过:红军先后渡过贡水、章水、潇水、湘水、沅水、乌江、赤水、北盘江、金沙江、大渡河、白水、渭水等无数河流。真可谓弱水三千,哪条河上不流淌着红军将士的鲜血?

    红军翻越的哪座山又不是激战而过。长征途中红军翻越的大山有:大庚岭、都庞岭、越城岭、娄山、小相岭、大相岭、夹金山、梦笔山等,还有腊子口、岷山、六盘山以及其他无数大山。在哪座高山下不萦绕着红军将士的英魂?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此联是对“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再解读。表现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红军是如何不把“万水千山”放在眼里的呢?(等闲:即不在话下,不放在眼里的意思)那五岭绵延千里,乌蒙山广被四塞,但在红军眼里,偌大之五岭只不过是小河中微波细浪在翻腾跳跃,磅礴的乌蒙也只似一个小泥丸在滚来滚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描述长征之艰难,仅用五岭和乌蒙是不够的。人为的险恶远比自然界的险恶更艰难。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

    2月,回师遵义时,与贵州军阀王家烈展开激战。尤其是攻占娄山关时,战斗异常激烈,血战一天一夜,于次日拂晓占领遵义。毛泽东为此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

    3月间四渡赤水,直逼云贵,沿乌蒙山前行。毛泽东在其间创作了《十六字令·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标明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1934年至1935年。笔者对这首词时间界定为:1934年11月至1935年3月。此时毛泽东笔下的山应指五岭和乌蒙,翻越五岭应是在红军长征初期,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雩都出发,即沿五岭北坡而行,旋即越过五岭,西进湘黔。而红军翻越乌蒙山则是在1935年的3月间。所以该词写作的最迟时间应是1935年3月。

    4月下旬进入云南,进逼昆明,敌人乱成一团。

    5月初毛泽东率领的红军用瞒天过海之计,甩开敌人,利用七条小船,九天九夜全军渡过金沙江。一个暖字不仅指时令的变化,更是指巧战得胜,令人欣慰。

    5月下旬,英勇的红军到达大渡河的安顺场,十七勇士强渡而过,打败守敌,占领渡口,红一师先行而过。红军旋即分左右纵队,夹河北上,其右路纵队即红二师以一昼夜240里的强行军,来到泸定桥边,由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攀索而进,冲过桥头,占领县城,并与对岸赶来的红一师会合。毛泽东就是在占领泸定桥的第三天从这桥上渡过的大渡河。一个寒字,亦说明战斗急迫而又惨烈,可以说整个红军命悬一线。虽然战局危如累卵,但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毕竟不是当年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这一个寒字也再一次叙说长征之难。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月初,毛泽东率领的红军进入川西地区。先后越过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打古山和拖罗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五座大雪山,亦属岷山山脉,南北走向,长500多公里,有“千里岷山”之说。

    8月走过人迹罕至的大草地。

    9月18日突破岷山高峰天险腊子口,由川北进入陕甘。

    10月初,毛泽东率部翻越六盘山,为此诗人曾写下《清平乐·六盘山》。

    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结束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

    四、诗史中的强音

    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的创作成果,尤其是《沁园春·雪》的巨大成功,标志着此刻已进入他一生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期。1935年10月,毛泽东一气创作4首诗词: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当时,红军长征即将结束,毛泽东面对在巨大的困境中取得的巨大胜利,作为诗人政治家和政治家诗人,他心中豪情陡然迸发,他肯定要长啸浩宇,高歌山川,以抒胸中的英雄之气和浩然之气。

    1.强音之因

    写《清平乐·六盘山》时,因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的最后一座大山。越山而过就可与陕北红军会师,此情此景怎不令毛泽东对山河高歌?

    写《七律·长征》时,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已经举行会师大联欢。此时此刻怎不令毛泽东心潮澎湃,命笔而歌?

    写《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时,彭德怀率部击溃马鸿宾、马鸿逵五个骑兵团,在初到陕北之时,牛刀小试,即斩楼兰,这是到达陕北奠基礼式的大捷。毛泽东定会击筑而歌并电贺彭大将军。在中外军史上,以电报拍发诗词以示庆贺尚属首次。

    写《念奴娇·昆仑》时,正显示出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长征胜利了,新的局面即将开始,毛泽东心中所念的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即“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毛泽东的理想和抱负,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2.预言与现实

    从毛泽东的长征组诗中,不难看出他还是一名伟大的预言家。在长征前夕即1934年夏,他曾写下《清平乐·会昌》。当时毛泽东就预感红军将有一次大的军事行动。因按当时左倾机会主义者的作战方针,中央苏区肯定是保不住的。那么红军何去何从呢?他在词中写得明白: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事实证明:毛泽东在夏季说的,秋季红军就离开中央苏区了。不仅是踏遍青山,还涉三千弱水。陕北果然是“风景这边独好”。一年后红军到达陕北,从此再也没有因战事而离开过。直到解放战争大局已定,党中央才迁到西柏坡。

    在《十六字令·山》中,毛泽东写道“剌破青天锷未残”。红军战士就是山,就是宝剑。剑锋所指,青天为之所破,而剑锋不曾损残。须知毛泽东写此词时,正是湘江血战不久。在大军溃败之时,军心涣散之际,独有毛泽东以一个大军统帅的潜质和一个无与伦比的政治家的眼光,能看到红军的未来发展与壮大。而历史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一年后红军长征胜利了;又八年后,已为百万之师。后又推翻蒋家王朝,果真是刺破青天锷未残,当年的预言已成现实。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曾写道:“三军过后尽开颜”。而且在自注中写明,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可毛泽东写此诗时到达陕北的仅红一方面军,而红二方面军尚在湘鄂川黔,还未开始长征。至于红四方面军尚被雪山草地隔阻在甘孜。但毛泽东就预言“三军过后尽开颜”。果不其然,仅一年后,即1936年10月三军便会合在甘肃会宁。

    在《念奴娇·昆仑》中毛泽东写道:“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虽然表现了毛泽东的抱负和志向,但也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十四年后,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全国,每个人都在平等自由地生活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度内不是同此凉热吗?

    总之,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的壮举。而毛泽东的长征组诗则是一部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的宏伟乐章,更是一部最伟大最壮丽的史诗。

      图片02.png

      2013年12月,作者耿汉东先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发言 

     

    【作者简介】耿汉东,安徽省淮北市人,大学本科。先后供职于中共淮北市委宣部和淮北日报社。喜欢读书,敬畏文字,己创作出版15部作品,主编6部诗集。现为安徽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淮北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