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80后、90后、00后来说,“粮票”一词可能闻所未闻,活只在收藏家、书本等这些地方见过这种历史遗存;而对于上了年纪的过来人,却对粮票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新中国成立60年间,粮票从滥觞到终结,竟长达38个春秋,足见其在民众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其实凭票供应不是中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中国取消粮票后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朝鲜、越南等一些国家。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据季为先生在《粮票》一文中披露,我国的粮票有几个“世界之最”――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发行的“地方粮票”,是1950年西南区发行的“大米票”;
发行最早的“全国粮票”,是粮食部1955年9月公开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
全国粮票先后印刷共计9套,印刷次数和数量之巨难以统计;
地方粮票和军用粮票总共有1.4万多种,印刷量之大数以亿计;
票额最大的西藏军区1967年发行的军用粮票,票额为1万斤;
票额最小的是南京市1960年发行的1钱(1两的十分之一)粮票。
粮票成为了民众生活的主宰,其发行范围之广、品种类别之多、印刷数量之大、管理制度之严、使用时间之长,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近两年粮票市场开始红火了,很多粮票收藏价格涨了几十倍、上百倍。”几年前有藏友买了两张1962年的国家粮食局印发的粮票(分别是一两、二两的),当时才花了150元钱,而如今的市场价格在1万元以上。
全国粮票自1955年至1982年,先后共发行9种年版(9套)计33枚。目前,它们的价格分别为:1955年版全套5枚15000元左右,1956年版全套2枚15000元左右,1957年版全套2枚6000元左右。1961年版全套6枚(存世量仅一二十套)20000元左右,1962年版全套2枚1000元左右,1965年版全套5枚3000元左右,1966年版全套4枚1000元左右。
责任编辑:何妹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