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书家来说,书法的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上任何一位大家都经历了由技入道的过程。颜真卿的《祭侄稿》原是一篇无意于书的文稿,但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一唱三叹,得自然之妙,可谓无意于工,反而极工。我们仔细推敲局部细节,横画姿态横生,撇画摇曳多姿,很多字都是用枯笔在纸上擦出来的,一样的老辣纵横,不失法度。这些极细微的技术,没有长期的定型训练,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没有良好的素质养成,不可能在快速的运动中丰富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书法技法的积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坚持长期不断地刻苦训练,方能渐入佳境。如果书法风格与技术过早的结壳与定型,不再吸纳新的东西,书法在低技术层面上重复循环,就难以入道。由技入道,技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没有其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进入道境。但只在技术上下功夫,而忽略文化、心性、怀抱、品格的锤炼,也很难提升书法的境界。
『作者简介』:蔺文星,男,汉族。生于1966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作品曾在中国书法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上海日报等刊登。
责任编辑:何妹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