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 > 新闻
新闻
  • 新闻
  • 视频
  • 百人百事
  • 文苑荟萃
  • 开年,让生活色彩从“中短篇”里开放出来

    时间:2017-01-12 10:23:13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旸

     


    7.jpg

     

    新年新气象,国内多家知名纯文学刊物不约而同地在2017年开年第一期集中端上中短篇文学大餐,一批名家新作与新人初啼交错登场,引发关注。记者梳理后发现,不少成名作家正悄然转换至中短篇“跑道”。

    比如,一年前刚出版了长篇小说《匿名》的作家王安忆,这次将频道调至篇幅更短的场域,在今年第一期的《收获》上发表了最新中篇《红豆生南国》,简洁跳跃式的叙述却道尽主人公半个多世纪的辗转人生,大城市里的情感旖旎与作家的历史哲思融为一体。

    作家马原的最新短篇 《小心踩到蛇》 刊发在2017年第一期的 《上海文学》 上,这也是他时隔20余年后再拾短篇。

    南糯山成为马原灵感不断的“文学据点”

    “南糯山的素材太多了,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学灵感。”近些年定居西双版纳知名茶山的马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言,他与妻儿身处远离都市的山寨,却在笔下继续繁衍着生活的色彩和温情。《小心踩到蛇》穿插了大量马原与家人平日养鸡、种花的日常片段,看似写实的家常唠嗑,到了小说末尾却撞上一个颇显先锋的结局,让人意外的同时也咀嚼出反差和感动。

    巧合的是,马原“花开两枝”,他的中篇《谷神屋的贝玛》首发于今年第一期 《十月》,故事的发生地同样在南糯山,讲述了当地一个老祭司的故事。小说里,年事已高的祭司16年来从未有机会履行祭司的职责,然后找了个猴子代替亡人行使本职,故事虚实相间吊诡十足,很明显,马原的“叙事圈套”回来了,这种回归令人回味。

    同样,王安忆在《红豆生南国》里继续探索小说的质地与弹性。生恩与养恩,离乡与还乡,事业沉浮……小说里,男主人公被阿姆用300斤番薯丝买来,从未见过养父,六岁到了香港,临青春成长,一切感受格外尖锐,屈抑时不免思念生父生母。从少年的文艺心思,直到中年的情感离散,几段情感经历,却好比搭在子时零点的末班车上,绰约见晨曦微露。

    “虽然这些年小说家们大多忙于写作长篇,短篇小说不是一个热门,但也决非冷门,也不应成为冷门。短篇小说写好不易,一个好短篇的价值和意义,甚至超过那些平庸的长篇。”在《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看来,优秀的小说家,应该有功力能够以短篇小说展现自己的写作优势。

    实力派集中亮相,文学影视互为促进引人瞩目

    根据作家海飞小说《麻雀》改编的同名谍战剧在2016年末火了起来。“麻雀”起飞后,海飞的中篇小说《惊蛰》首发于2017年第一期《人民文学》,影视改编权已售出。《惊蛰》讲述了1940年代上海街头“包打听”陈山偶然被搅进双城谍战的故事。

    陈山被迫辗转于重庆与上海,多重谍战之间,陈山上演了与日谍殊死搏杀的生死危情。在评论家施战军看来,海飞延续着缜密而悬念迭生的笔触,流连于紧张情节中,读者似乎没有一刻可以喘息———甜蜜之中的命悬一线,霓虹灯下的谍海沉浮,都透过这部绵密而瓷实的作品,演变成一场灰黄色的回忆。

    而之前小说被搬上荧屏的作家,似乎并没有被影视改编打乱文学写作的节奏。此前基于作家须一瓜小说 《太阳黑子》改编而成的电影《烈日灼心》引发好评,接下来根据须一瓜小说《淡绿色的月亮》衍生的新片《夜色撩人》也即将登上大银幕。但在2017年第1期《上海文学》上,我们依然能看到须一瓜认真的写作态度:中篇《有人来了》聚焦一个美好院子生发与毁灭的故事,作家选择以动物的眼睛看世间喜怒哀乐,对人世的观察因此而有了不同寻常的视角。

    此外,刘庆邦的短篇《牛》、刘建东的中篇《丹麦奶糖》《黑眼睛》、张楚的短篇《盛夏夜,或盛夏夜忆旧》、鲁敏的短篇《火烧云》也都在开年集中亮相。

    90后文学力量崛起,“亚成熟”状态引热议

    新年伊始,一批90后作家开始频繁进入主流文学期刊的视野。今年第一期《人民文学》推出“九零后”小说专栏,首期发表了年轻作家李唐的短篇小说《降落》。据悉,在“九零后”专栏下,年轻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都会陆续亮相。今年第一期《花城》发表了90后作家顾拜妮的短篇《天堂给你们,我只要现在》,今年第一期《小说月报》推出“90后作品小辑”,刊发王棘、庞羽、重木、琪官等多位90后作家的新作,并配发相关评论。

    有评论界人士分析称,某种程度上讲,目前的90后作家正处于文学写作的自觉期,普遍呈现出一种“亚成熟”状态。青年评论家赵振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90后作家的写作青春期普遍要比80后作家结束得早。在他看来,或许是对甚嚣“网”上的“青春文学”创作套路心存逆反,又或是因为面对以“青春写作”出道的80后文学明星所萌生的“影响焦虑”,不少90后作家不愿在“青春文学”上过多停留,而渴望完成一种更具社会化的表达。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