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颁奖仪式并讲话。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宣读获奖名单。颁奖仪式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助理、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评委会秘书长李洱主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同时颁奖。
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于2016年12月启动。经20位评委推荐,共有56篇论文进入初评,最终确定20篇优秀论文入围终评。终评会议于2017年1月21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经终评委员现场多轮投票表决,最终确定四篇获奖论文,分别是:丛治辰《上海作为一种方法——论<繁花>》、李遇春《“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郭冰茹《赵树理的话本实践与“民族形式”探索》、邱焕星《鲁迅“骂之为战”的发生》。初评、终评结果均已在中国作家网和中国现代文学馆网站进行了公示。本届四篇获奖论文体现了青年学者的思辨力和创新精神,反映了本年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水准。
出席本次颁奖活动的有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初评、终评委员代表陈晓明、张清华、王鸿生、陆建德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优秀论文奖评委孙郁等,“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历届获奖者代表、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代表,以及唐弢先生的家属和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赞助方天津微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共计40余人。
唐弢先生是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文学史家和收藏家。1992年,在先生逝世后家人将其全部藏书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赢得了文学界、学术界的敬意。为弘扬唐弢先生的学术精神,鼓励青年学者的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了“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本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论文集》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颁奖仪式后,还举办了“唐弢学术论坛”。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教授王鸿生主持,20余位学者和青年批评家围绕“百年新文学视野中的新世纪文学”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附: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授奖词
1. 丛治辰的《上海作为一种方法——论<繁花>》,论述了长篇小说《繁花》构筑“纸上的上海”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分析了它作为一种方法,蕴含着如何理解记忆和历史的多重可能性,其意义超越了一般的“作家论”。论文见解独到,论述合理,才识俱佳。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2. 李遇春的《“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从文体角度入手,论述了中国当代小说与中国古代传奇小说传统之间长期被忽视的血缘关系,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传奇”文体在当代演变的多元形态及其艺术得失,对当代小说如何进一步开辟新的艺术空间具有较大的启示性。论文视野开阔,观点明晰,示例丰赡。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3. 郭冰茹的《赵树理的话本实践与“民族形式”探索》,讨论了现代小说文体变革与叙事传统的关系,指出了赵树理创作中存在的主观动机上的积极性与话本文体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在文学史脉落中探讨了“民族形式”的传承与转化问题。作者学风严谨,学术功底深厚,文章论述恰切。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4.邱焕星的《鲁迅“骂之为战”的发生》,对鲁迅文章中的“骂战”现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历史化梳理。论文回溯历史语境,将“骂战”置于从晚清到“五四”的“文化传统”中进行审视,为鲁迅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