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据报道,已有20多个省份把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列为2017年的重点工作。人浮于事是国企存在的一个重点问题。不久前,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会议上指出,省属国企管理层级多、干部多,一个煤炭集团相当于处级的一两千人都有,职工意见很大。
中国青年报发表毛建国的观点:人们常常把市场比作商海,把企业经营比作游泳。有过游泳经验的人都知道,要想游得快,就得精简负重。如果身上绑满铁块,即便世界冠军也未必游得过小孩子。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讲省属国企就有一两千个相当于处级的干部——也就是中层干部,这样的企业怎么下海游泳?怎么比得过那些轻装上阵的企业?有人曾感慨,很多国企不是被别人逼死的,而是自己把自己拖死、耗死的。一些国企存在衙门风气,仿效政府设立若干部门,提拔了很多干部。这些干部把自己当领导看,对上阿谀奉承,对下颐指气使,不仅“干部多了干事的人少了”,而且不少干部把心思和精力全用于勾心斗角。人浮于事、中层膨胀的国有企业绝不是一两家,而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其实也是一种过度行政化问题,这种行政病也是“浮肿病”,碰之必伤,病之必危。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要说请“外来的和尚”,即便请来神仙也无济于事。
国企行政化严重、人浮于事、尾大不掉,既有国企自身的原因,地方管理部门也难辞其咎。就编制问题而言,国企要扩编、想增设部门、欲提拔国企领导,不可能不向地方管理部门汇报,必须获得批准。这还不算,一些地方的行政机关还将国企视为安置干部的一个渠道,若某个干部在行政机关提拔不上去,有可能转到企业当领导,即便是平级转至企业,由于国企高管的薪酬比行政部门高得多,对一些干部仍具有吸引力。说到底,国企行政化,既源于国企想向权力靠拢、认为有权好办事,又与地方行政者要全权掌控国企、甚至要国企替行政“买单”有直接关系。要让国企去行政化、减少冗员,离不开行政部门出台改革方案、有效放权,需要国企树立“减肥”目标、真正去市场中“锻炼”。改革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不当得利必须断供,转岗分流别搞“新瓶装旧酒”。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