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 > 文苑荟萃
文苑荟萃
  • 新闻
  • 视频
  • 百人百事
  • 文苑荟萃
  • 社会与物理学原理 第二十三章 摩擦生电与电荷运动

    时间:2021-09-15 21:34:17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李继领

     

    01.jpg

    世界上的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中子构成,其中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在静态情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因此正负平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阴阳平衡。在不受外力影响下,正(质子)与负(电子)平衡而稳定。可见,任何事物的平衡都是内部结构的正负相等,阴阳平衡。但是电子围绕在原子周围,因为离核心较远,核心对它的引力就较弱,所以最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见异思迁,一有外力作用就会立即脱离自己原来的组织,跑到吸引它的那个相近又相逢的原子那里去了。这样的结果就造成原来的原子(暂且把它称为A)因电子减少或者说损失而带正电,与A原子相邻相交的那个(暂且把它称为B)原子因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这就是失去电子的为正,得到电子的为负。带正电的A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B称为阴离子。这也就像社会生活中的借贷关系,得到的为借方即负债方,成为债务人;失去的为贷方,成为债权人。这里借方因得到成为负极,贷方因失去成为正极。因此用物理学看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凡是付出能量的一方皆为正能量,取得能量的一方皆为负能量;占便宜者是负能量,吃亏者则是正能量;捞好处的为负能量,做奉献的则是正能量……如此等等,这才是对社会生活中正负能量的正确认识。而不是以人划线,顺我者为正能量,逆我这为负能量;或者把唱赞歌当正能量,把不同声音当作负能量;把报喜当正能量,把报忧当负能量;把吹捧逢迎当正能量,把说真话鞭挞恶行当负能量……动物界在雄雌交配时,雄性失去能量所以为正,即阳性;雌性得到能量所以为负,即阴性。动物通过交配而阴阳平衡,从而繁衍物种,生生不息。

    可见一切生命运动都是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往复循环运动。上述带正电的A原子在运动中失去了部分电子,因此必须吸引其它原子的同等数量电子过来,以维持其自身的正负阴阳平衡;同样带负电的B原子也必须在运动中失去相应数量的原子才能维持自身平衡,这就是物理学的得与失。所以社会中的个体人在社会活动中也总是不断地得到又不断地失去,不断的付出又不断的得到回报,得到的和失去的在社会运动中由不平衡到平衡,又有平衡到不平衡,这就是自然和谐的总体运动平衡。人们的社会活动只有在对等平衡的条件下,人们才会心安理得,处之坦然,否则无论是有负于别人还是别人有负于己,都会心里不平衡。有负于别人,自己心里内疚,良心过不去;别人有负于自己,就会生气、愤怒或寻机会报复。但是如果想保持绝对的正负平衡,只有不进行社会活动,也就是脱离社会独处,不与别人打交道就不存在付出与收入的正负能量交换,所以能够绝对平衡。但是,现代人是根本没法这么做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否则寸步难行。而参与社会活动就必然存在付出与获得之间的不断交换,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集体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能量交换,社会法则要求等量交换,但是微观层面总是存在交换中的不对等。所以,社会生活中总是存在一些人占便宜,而另一些人吃亏的社会想象,由此形成社会学的正负能量交换,在交换中以不平衡求得平衡,又从平衡转为不平衡,由此往复循环,直至生命终止才能实现彻底的静态平衡。这从物理学原理分析是正常现象,无论是阴离子的得到还是阳离子的失去都只是暂时的,都会在不断地运动中进行再平衡,只有停止运动才能实现彻底平衡。

    电子之所以脱离原来的组织跑到别处,自然有客观原因,即外力作用。这个外力作用又因物质的相互联系、相互运动中的相对温度、湿度、压力等等不同而产生。这里最关键的条件就是相互接触和分离,反复的接触和分离就是摩擦,摩擦产生电荷运动,就是摩擦生电。由此造成物质运动的动能、势能、热能、化学能等等。不论是固体、液体、气体,在相互接触与分离过程中都会产生这种静电现象,摩擦就是反复不断的接触与分离。热恋中的情人之所以有强大的热能,坐在雪地上都不怕冷,就是因为接触又分离,因为不能时时在一起而日日思念,一旦再相见,便会立即拥抱在一起,形成正负离子的完美结合。因此在社会生活中越是亲近的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多,越是生疏的人相互之间交往越客气而谨慎。这是因为前者由于频繁接触而摩擦产生电荷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双方都会不断有得有失而不断失去平衡,如果不能进行再平衡就会产生矛盾纠纷;而后者没有反复接触就没有电荷运动,没有电荷运动就不存在得失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电子的自由运动打破了原来的物质平衡关系,出现了正负(阴阳)不平衡,正是这种不平衡形成物质运动,也就是说不平衡是物质运动的动力。在人类社会,也正是社会的不平等产生社会差别,社会差别造成人的社会运动,由此可以说不平等是社会运动的动力,其动力源就是个体人(社会中的自由电子)在引力作用下的自由运动。等位电子无电流;没有落差也不会有水流与河流;没有温差就不会有空气流;没有质量差就不会有天体的有序运动。平等无差别的社会将让人无所求,无所求就无所动,无所动就没有社会运动了。由此也可以说人类社会不可能真正的平等(仅指微观层面),平等了社会就停止运动了,那将是人类的灭亡。这也就是人类乌托邦思想屡屡失败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是社会物理学原理。

    写到此处不免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人类的不平等是自然规律的支配,追求平等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之求!这样一来,人类为追求平等的努力都是白费了功夫!所以追求人人平等只是一个伪科学的伪概念。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只要有运动就会有不平等。原来人们追求的人人平等不过是人们的空想而已,由此形成社会学家的理论追求,英雄人物的造反理由,哲学家的社会思辨…….如此等等这一切竟然都是人们自己的瞎折腾,社会物理学不管人类如何盲动与折腾总是按照自身规律而运动。

    这无疑让我成了一个彻底的叛逆者,由此不寒而栗!所以我必须说明,以上的电子运动原理表现的仅仅是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原理,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以不平等为动力,但是宏观世界的物质运动则必须要求平衡与稳定。所谓的平衡就是宏观层面的个体在运动中的平等,不是绝对的静止状态的平等,所以人类的平等追求应该在于宏观层面而不在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平等,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契约关系的交换平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个人与国家、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国家等等都是契约关系下的平等)。这也就是社会的政治平等,不存在政治压迫和权力剥削;不存在特权阶层和特许特供;不存在官贵民贱;以及强权政治下的经济垄断,政治垄断,信息垄断,权力垄断和权钱交易…….等等,这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社会运行的公开、公平、公正,以及人民的自由与民主,社会运行的法治,政府听命于民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之中…….

    由此可见我们以前所追求的微观层面人人平等(集体劳动与平均分配),而不去追求社会运行宏观层面的社会公平(消灭社会权力垄断和身份等级制),真是南辕北辙犯了方向性大错误!在极力维护社会宏观层面不平等的条件下去追求微观层面的人人平等,无疑是缘木求鱼,不明表里!

    上帝将自然界的物理学原理毫无保留的移植到人类社会运动之中,一个社会人作为家庭或其他社会组织成员的个体,也与原子的性质一样,相互接触就产生静电,比如男女间的异性相吸引同性相排斥,简直就是物理学的直接表达。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与他人接触或分离,因为这种接触而产生正负电荷不平衡现象,谁都想得到而不想失去,只想所求不想付出,由此便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这种斗争在社会成员中不断产生相吸与相斥的复杂社会关系。这些矛盾斗争中的相吸相斥无处不在,时时都有。比如国家与国家,组织与组织,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组织,个人与国家等等,时时处处都充满矛盾和斗争。在动物界也会为争夺食物、交配权和领地展开激烈地争斗。人类这个高级动物无论自己认为多么伟大,多么自命不凡,其动物性的本质仍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想想看,所谓的社会竞争说到底都不过是获取食物(在人类扩大为生存条件)、交配权(在人类上升为婚姻爱情)和领地(在人类叫国家主权和自然资源占有),由此形成自然资源及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等等方面的占有。动物占有领地的目的是获取领地上的自然资源,这和人类争夺地盘的战争如出一辙。不!应该说人类的获取和占有资源争夺与动物如出一辙,因为人类是从动物界脱胎出来的。由此可见,人类的动物本性不仅没有消失,还经常被创造的花言巧语所遮蔽、掩盖起来,从而变得比动物更狡猾、更奸诈、更复杂、更隐蔽,因此就以更具欺骗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显得眼花缭乱、纷繁复杂、遮目障眼、天花乱坠。这就是人这个智能动物用智的结果。正因为这样,老子通过深刻反思后向人们大声疾呼:“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圣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同性之间争夺情人,失去情人者是失恋,这其实不过是动物交配权争夺的演化,斗败者只能加起尾巴逃跑。社会组织在竞争中失去人才就是人才流失,这也与一只羊在自己群里不好过而跑到别的羊群里一样。国家战败了就割地赔款,或沦为亡国奴,这是因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获得土地和人口等社会资源。作为当事者,面对这种社会竞争中的失败,不要怪别人狠毒或不义,而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按照物理学原理分析,只能靠提高自己的电位(由此提高电能、势能)来取得社会竞争的优势地位。自己的电位提高了,与相邻相交者之间就存在电位差,电位差自然会产生电流。具备了这样的强电势位,就形成强大的电磁场,这就自然具备了强大的吸引力。在具备了较强的吸引力之后,失去的可以再回来,没有的可以有,不用你找别人别人自然会找你合作。反之,如果自己轻如鸿毛,就别怪别人看不起,或拿你不当回事。由此说来,中国近代屈辱史不怪西方列强和日本人的以强凌弱之不义,而应怪清政府积弱积贫之无能。而清政府的无能又在于闭关锁国,不思进取,强政弱民之国策。这一国策又是千年的传统文化让人民安于现状,统治者则用胡萝卜加大棒维护既定的社会运行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必然结果。这既在情理之中,又不免让人扼腕叹息!因为中华文化是泛血缘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系固定,各安其份,所以没有竞争意识,没有进取精神,同时也没有哲学、科学和精密逻辑思维。

    个人在社会中的力量总是有限的,面对社会上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人们的欲望又是无限的。在欲望与个人能力之间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一方面是人奋斗的动力来源,一方面经常又会让人自我迷失,做出力不可及的事情。同时也会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下失去定力,在欲望驱动下形成一系列的攀比心理和争胜好强心理,由此便会得陇望蜀,投机取巧。于是女人顶不住诱惑红杏出墙;男人顶不住诱惑吃喝嫖赌;企业顶不住诱惑盲目投资,争当行业老大;官员顶不住诱惑贪污腐化……如此等等,无不是作为一个自由电子之人在外力作用下脱离约束而形成的电荷游离现象。

    电子能够游离,是因为原子核对其控制力弱,从而它有较大的自由度,在绝对控制下,没有自由的物质就不可能有流动。比如在改革开放前,受户籍管理限制,人是不能自由流动的,农民不可能进城去打工。由此就形成农民、工人、干部之间身份等级制,以及城里人与农村人社会地位等级之差别。这种社会管理模式显得特别稳定,特别容易管理,有鉴于此,作为社会组织体系管理者总是要想办法控制组织内的个体,不让其充分自由流动。而对于个体来说,没有行动自由就不能主宰自己,因此也就不可能自主。电子对原子来说是个有一定自由的个体,由此享有自由和自主,因此只要一接触外界便会很快脱离原来的组织。这对原来的组织来说就是损失,而对自由电子来说是满足了向往,对得到电子者来说是组织的壮大,所以任何社会组织失去所管辖成员就是能量损失。不过上帝公平,因为A原子失去了电子,把它当作正电物质;B原子因为得到了电子,把它当作负电物质,并且总是让负电子不断流动,以便进行共价键相互结合。正电子因失去原来的数量平衡再吸引别的原子中的电子流向自己,由此形成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物质相互间的总体动态平衡和在运动中的稳定存在,这就是整体运动趋于平衡之社会物理学原理表达。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想得到,都想占有,都怕失去,其实失去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正常现象,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我们把这叫做“舍得”即有舍才能有得。比如人的劳动就是体力和脑力的损失和消耗,报酬就是因失而得的劳动成果,是付出这种损失、消耗与所得之间的得失之平衡。抚养子女是付出,得到赡养是所得;投资是付出,预期收益利润是回报。所以“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总想占便宜不想吃亏的人,往往吃的是大亏;默默奉献者,则必定有大收获回报。这不是人为而是天意;不是道德说教而是社会运行法则;不是人为的社会法则而是社会物理学法则。然而人总是被利己的私欲所左右,只求得到而不想失去,只想占便宜而不想吃亏。人人都会说“吃亏是福”可是在具体行为上都不愿意吃亏,即便是表现出来的吃亏和付出也是另有所图。一旦出现所付出与所得不能对等,或者说付出了却没达到预期的收获,就立即生气、翻脸,并得出个失败或者是上当受骗的结论。这是因为私欲遮蔽住人的眼睛不能远视,或受视力限制又不会使用社会的望远镜、显微镜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所造成的结果。社会物理学原理就可以作为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02.jpg

    物质的电荷流动而产生电流,电流具有能量可以做功,可见物质的电子流动的重要性。同样的道理,社会中人才流动产生社会能,社会运动靠的是社会能,可见社会中人才流动的重要性。社会组织结构形式应该是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社会能,也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个人的社会能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产生巨大的综合社会能,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财富。这里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给人自由,如果把人都封闭起来,像关进笼子里的鸟靠喂养而生存,一旦食物断绝鸟就面临死亡。这时候必须开笼放鸟,也许可以让一些鸟能够求生。不过对于一些养尊处优惯了的鸟来说,早已失去自谋生路的求生能力,结果只有死路一条。如果有鸷鸟飞出笼子,在饥饿状态下也可能去咬喂养他的主人,这些都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法则。

    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人越自由就越具备社会流动性,社会流动性越好越能让个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或归宿,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释放更大的社会能量,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有了社会财富一切问题都好解决。这就是自由民主的社会效果,历史和现实无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人类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君主制,正是从“初税亩”开始的,“初税亩”的实质是让种地者种地更自由。这不是为了解放奴隶的仁心善举,也不是奴隶们斗争的结果,而是为了更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从而提高产量增加税收。这点在《左传》中记载得很清楚,“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籍,以丰财也。”人类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同样也是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力,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这同样既不是封建地主的仁慈和德厚,也不是资产阶级的有力和强大取得的斗争胜利,而是为了更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必须变革社会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人类的社会结构形态和社会组织形式不是人类设计选择的结果,而是一个更好地调动和充分利用资源的自然进程。所以说历史进步不是靠阶级斗争,而是靠改变社会组织结构和劳动组织形式;社会进步在于更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而不在于所谓的人类平等。人类社会运动的根本目的是扩大生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以便让人们生存得更好;而不是为了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更不是为了人类的平等而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实践证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人类的平等没有直接关系。公有制存在社会权力和社会成员身份等级的不平等,私有制则是天道之平等)。人类的进步虽然常常伴有阶级斗争,但是阶级斗争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人类的进步表现出社会结构变化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变化的社会现象,但是这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类的进步表现为人们在社会运动中越来越显得平等,但是这个社会平等仅仅就社会宏观运动而言,微观里的个体人差别却越来越大。所谓的社会平等与否,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毫无关系。看看苏联社会模式的公有制,布尔什维克政府官员与老百姓平等了吗?再看看美国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总统和民众一样到超市买菜也要排队,这难道不是人人平等吗?苏联社会模式的公有制是口号式的微观层面人之道的假平等,而宏观层面的天之道的彻底不平等;美国模式的私有制是微观层面的不平等(这是天之道的不平等),而体现的是宏观层面的天道之平等。所以说苏联社会结构模式是人之道——人之道趋向于差别;美国社会结构模式则是天之道——天之道趋向于平衡。这里又是一个二律背反,以平等(微观层面)的名义建立起来的是不平等(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而以不平等(微观层面)建立起来的又是平等(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当然这是就人类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的,历史还在进步,人类还会发展,发展的方向就是让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运动中都能求得天道之平等。由此社会更加和谐,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被充分调动和利用,人们生存得更加幸福美满。   

    由此看来,为了争取人类平等而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和行动,不外乎又是一个唐吉诃德大战风车式的瞎折腾,不过是搞错了对象的疯狂与自毁而已。阶级斗争学说总是力求要把对立者阶级打倒和消灭,这也是违背物质存在和运动规律的人之道,任何物质的存在都有一个矛盾对立方,也就是自身存在的正负与阴阳平衡,消灭了一者另一者也就自然消亡。工人和资本家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形式的阴阳、正负之平衡,如果说资本家是原子核,那么工人就是核外自由电子,原子核相对稳定而自由电子则很容易脱离组织,消灭了一方也就消灭了另一方。没有对立面的物质就是一个绝对静止的物质,社会运动如果失去矛盾对立的存在,社会运动就自然停止,那就是人类的灭亡。

    电子的流动表现出来的见异思迁或弃弱投强,这也是社会人的特性——社会人把这叫作弃暗投明和人往高处走。人的欲望指使人总是朝更好的地方或者说更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地方流动,这是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在这一规律支配下,社会地位越低的人改变现实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产生惰性。所以说“穷则思变”,越贫困越想发家致富,由此赤脚的才不怕穿鞋的。人到穷途末路,就会奋不顾身地改变自己的社会存在,人穷困到绝境,出现了生存危机,往往就会成为亡命之徒。人一旦处于死地也就不怕死了,人不怕死就什么都不敢做,这时候人的行动产生的能量是异常巨大的。这就是安徽小岗村十几户农民贸然分地单干的社会动因。因为面临饥饿,活命是第一需要,为了活命可以不计后果。由此开创了分地单干的历史新时期,这是小岗村那些农民根本想不到的。他们当时的愿望就是一点——吃饱肚子,什么理论思想、什么主义、什么美好未来对他们来说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所以现代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让每个人都能基本生存,不出现饥民、难民或刁民,因此也不会把一部分人逼到梁山落草为寇。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能把人逼上绝境,不能让别人拿命跟你对着干。古人云“穷寇莫追”,这不是对人的心慈和手软,而是怕别人拼命。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也就是这个道理,这不是对别人谦让,也不是退让者道德高尚,而是为了避免争斗中的两败俱伤或者“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不过社会竞争导致人性恶的一面常常非要把别人置于死地而后快,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当对方处于绝境而反击,破釜沉舟或者杀身以成仁,就会发挥出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常常会让人绝地逢生,同时就是对方惨败或灭亡。我们看到空战中架飞机去撞敌机,看到身绑定时炸弹去袭击目标人群等等,这些都是不要命的斗争方式,很难抵挡。

    作为社会组织,要能够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没有生存危机,都能通过劳动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把社会组织成员逼上绝境,处于绝境者必然会报复别人和社会。近年来经常出现报复社会者,其实就其本人来说都是出现了生存危机,自认为被逼上了绝境。固然旁观者可以说这些人如何心胸狭窄,如何穷凶极恶,如何残忍狠毒。但这都是没有设身处地为当事者想,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应该让每个人都成为自由电子,随时都能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而不应该让他身带负电荷又不能自由流动。社会对人的限制通常表现为制度约束下形成的身份、等级、户籍、国籍等等,人的社会行为本身对社会组织来说就像电子运动一样是负电子运动。这种负电子运动产生的能量对社会组织来说则是能量传递,通过能量传递才能做功。能量本无正负,就看怎么看待,人们把电荷运动分为正负也不过是物理学研究和观察之需要。人要生存就必须设法获得生存条件,这个生存条件只能向自然界和社会索取。人类的生存本质上是个能量转换过程,一切所谓的劳动创造不过是利用资源进行能量转换的结果。从地球角度来说,人类的劳动只不过是向地球索取。这种索取产生的能量对地球来说完全是对地球进行破坏的负能量。可见能量无正负,完全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所谓的传播正能量抵制负能量,本质上说是破坏了能量守恒的自然规律,因此也是徒劳无益的。

    有鉴于此,人们一定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所有的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的欲望和极端自私的利己行为,并以此为原则作为社会标准和人的社会行为准则,把人的社会行为分为正当的和不正当的。然而人在社会中活动,自身能量本无多大差别,是社会存在的差别造成了人的社会能力差别。在社会总体框架内,每个人所劳与所获在远古时期几乎没多大差别,但随着人类走向文明——用智,才造成差别。同时又用社会制度固化并加大社会差别,由此便出现了马太效应,以至于弱者恒弱,强者恒强。竞争让人都争强好胜,由此产生欲望无穷,都想处于社会之高位。当正当的手段不能满足欲望,就会用不正当手段而达到,于是才不可避免出现违法犯罪。所以宋明理学家才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理学家只看到欲望的负面作用而没看到欲望的正面作用,以及欲望的物理学性质。天理即是天道,是整体运动趋于平衡的规律;人欲即人道,是个体运动趋向于差别的生物性自然规律体现。人要生存和发展,不可能没有欲望,由此说来欲望就是人性,人性不可灭,欲望就不可灭。但是人的欲望必须受天理限制,所以把这句话改成“存天理,限人欲”则更为恰当。限人欲就是将人欲限制在符合天理的社会规范内。当社会规范本身不符合天理时,人们就会破除这个社会规范,寻求建立新的社会规范——这就形成社会变革(关于天道与人道,另有章节叙述)。

    限制人欲的方法不外乎自律和他律,越是自由的社会环境,人越要自律;越是严禁的社会管制越让人向往自由而不自律,越会让人冲破限制去获得自由。无论是自律还是他律,都是基于物质运动的自然规律而形成的人类理性。关于人类理性的阐述,请读康德的专著,这里不做过多的叙述。

    上帝(自然天道)本来就不限制人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活动,因为无欲望就无生命运动,无欲望也就没有社会运动。连低等动物都有求生存的欲望,何况是人与人类社会呢。上帝只不过让人类的活动更符合既定的自然规律,这样的世界才能有序、平衡、和谐、稳定存在。其中摩擦生电的电荷运动规律所体现的得与失之间的平衡与不平衡往复循环,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必须要遵守的社会物理学规律。这点不会因人的社会地位差别而改变,也不会因人的社会权势和地位不同为转移。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为这是上帝给予的天道之平等。

    19be751fe0ecdb33f4dc4bfb31cdd8bc.jpg

    李继领先生

    【作者简介】李继领,自号三一居士。释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求真一贯。现为太平书院院长,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思想者。

    责任编辑:孙克攀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