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因为他发现了杠杆的原理及其作用。杠杆在远古时候就被人类利用,但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并以数学方式表达出来,则从阿基米德开始。日常生活中,利用杠杆做功的现象很普遍,简单的机械也很多,如撬棍、起钉捶、大剪子、划船桨等等,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明的简单工具。杠杆的作用一是省力,二是远距离作业。前者如撬棍、起钉捶、大剪子,后者如划船桨。钉子钉在木板上,用手是拔不起来的;船在水上行进,人坐在船上用手是够不到水面划水的,所以借助船桨的杠杆作用。这里起钉锤、大剪子是省力杠杆,划船桨是费力杠杆。前者省力但不改变物体距离,后者能改变物体距离但不省力。在省力和改变距离之间,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取其利必承其弊。人们的社会行为常常是“既要、又要”——“既要省功又要省力”、“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既要梧桐树遮阴凉,又要梧桐树不飞毛眯眼”、“既要集中,又要民主”、“既要挂羊头,又要卖狗肉”、“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如此等等,经常做出一些违背科学和自然规律的傻事情,即便是屡遭惩罚,也从不汲取教训,原因还是在于人类的贪欲。
杠杆原理的数学公式:F1.L1= F2.L2,即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用物理学概括表达:杠杆的作用取决于支点、施力点、受力点这三要素。这三者共同构成杠杆的力学作用,是杠杆作用的关键特性。这三点之间,距离决定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而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距离又决定了施于多大动力才能达到克服阻力使目标物运动的目的。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随时都会用到杠杆原理去完成某项社会活动,从而达到所希望的成效。杠杆作用,除用于生产活动中起重搬运等工具制作之外,还大量用于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生存竞争。对此,人们概括为“四两拨千斤”。四两为什么能拨千斤?因为在一个平衡物体的一端稍微加上一点力,就会打破原来的平衡,使物体朝重的一端倾斜。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衡器。物体在倾斜时又会形成一种势能,推动原来平衡的惯性系被破坏。于是日常生活中,在用秤称物时出现不平衡,秤砣就会掉下来砸脚。当平衡被打破,千斤重的物体也将随之倾翻。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就是阻力这一头没有保守系数,原来的平衡只是在动力和阻力刚好相等时的平衡。这种平衡条件下,当动力增加时,阻力没有随之增加的应变能力和机制,所以动力一端只要施加小小力量,阻力一端便顷刻瓦解。由此看来,原来的平衡只是一种危险状态下的危存,不稳定的因素已经积累到了极点,增加一个小小的动力推动作用就可立即打破原有的平衡。因此施以四两的力量,稳定的状态就立即被打破。这就是人们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遍地干柴,只欠火星”。我们看看历史上的陈胜吴广起义,他们不过是一群戍卒,因一场大雨耽误了行程,不能按期到达边地。而严苛的秦法规定,戍卒不能按期到达就要杀头,秦法叫“失期当斩”,这就把他们逼上了绝路,反正是要死的,不如铤而走险“死则取大名耳!”。另外又有“天下苦秦久矣”,满大街都是因犯法而被割鼻子的罪人,于是有鼻子的反而成为另类。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社会基础。他们揭竿而起,立即引起天下大乱,秦始皇幻想的世世代代永远做皇帝的梦想立即化为泡影。并由此兴起一个大汉王朝,这些可能是陈胜、吴广没有想到的,他们想的只不过是自己做皇帝时的“苟富贵,莫相忘”,而根本不知道楚南公是否说过“楚虽三户,忘秦必楚”这句具有极大反秦号召力的话。在灭秦这件历史运动中,陈胜吴广的起义不过是四两之力,它能起到拨千斤的作用,打破秦的统治造成天下大乱,说到底还是秦的统治社会基础不牢,表面的“天下安定,六合归一”,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危存。在这种危存状态下,只要有一点外力作用就会立即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一片骨牌被推倒,接着就会全部倒掉。因为每一块骨牌在倒下来时就产生一种势能,势能变成动能逐渐传递,又形成动能累加,于是后面的骨牌连锁倒下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就是杜牧《阿房宫赋》中说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面对这个严酷的现实,杜牧分析总结的结论是:“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国这个当时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能把当时的六国灭掉,实现天下一统,可见其强大。然而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群起响应,由此可见秦帝国在危存状态下是多么岌岌可危,不堪一击。这确实如杜牧所言,完全是其自身原因造成的,但是也不能由此就不承认陈胜吴起义这个历史撬棍的作用。当事物发展变化达到了关节点,一个偶然事件作为外部动力,就会打破既有的社会平衡,实现改朝换代。
我们再看看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这个东风无论是他装神弄鬼借来的还是他懂天文看天象观察到的,在赤壁大战中的作用不过是改变了当时的军事对垒局势的一个杠杆。这个杠杆还有个支点,就是黄盖的诈降。结果就是这么一把火使强势的曹操一败涂地,几乎全军覆没。这背后起实质性决定作用的就是孙、刘联合形成的同盟,其次是曹军长期征战早已疲惫,不习水战,不适应南方水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曹军这边说,将所有战船用铁锁连在一起,这本身就是危存。而这一措施又是建立在不习水战这一客观现实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的出现都有当时的具体条件和原因。曹操也知道自己的军队不习水战,所以让张允和蔡瑁训练水上作战,后来中了周瑜的离间计,曹操又把这二人杀了,这才有后来的战船连锁之举。这一切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利用杠杆也是有条件的。
现在回头再看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也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支点。作为地球人,站在地球上是撬不动地球的,因为将支点放在地球上,无论施以多大的动力都没法把地球本身翘起来,因为杠杆的原理就在于支点的作用。让力施加在支点上是撬不动支点自身之重力的。因为不脱离地球,就找不到撬动地球的支点,所以阿基米德的大话有个前提就是“给我一个支点”。实际上,连上帝也不可能给他这么个支点,因为地球人在地球上根本就找不到这个支点。由此引申,进一步说明任何组织自发的改革都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根本原因是因为组织自身的改革是将改革动力的支点放在组织自身——既得利益者身上。这样,这个组织无论施加多大的改革之力,也不会取得最终成功,因为改革之力在支点上就被组织自我分解掉了。所以任何组织要想改变自己,必须自我跳出来从组织外部找支点。无论是“壮士断腕”还是“浴火重生”,都是在外力的推动下才能实现。在组织外部找支点,靠组织自身是行不通的。因为自己拿刀砍自己的臂膀,一疼就必然放下;自己迫使自己往火里跳,一股热浪就会被冲回来。所以靠自身的力量既不能“壮士断腕”,也不能“浴火重生”。所以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的假设,对地球人来说是不存在的。这里告诉我们,杠杆的利用是有条件的。
人在社会中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加强自身存在的依赖条件,必须提高自己的存在度,切忌让自己处于岌岌可危的危险存在状态。这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质量,另一方面就是增加自己的力臂,使自己远离那个容易被人利用的支点。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会质量或存在度,将另有论述,这里不多说。那么怎么才能远离被人利用的支点呢?什么是容易被人利用的支点?从人性来说,就是人的贪欲,表现出来的就是名利追求,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总是爱占便宜。当占便宜成了习惯,便越来越想占,以至于无论什么便宜都想占,该占的占不该占的也占。诸如名利、地位、权力、钱财等等都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正是这个希望所得形成贪欲,这个贪欲就是容易被别人利用的杠杆支点。面对这些支点不误判、不误入、不动摇,就是面对各种威逼利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这么强大的自我意志支配下,无论什么诱惑都能抵挡得住。不过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儒家思想教育出无数的社会精英,自孟子以来有几个能做到以上这点?所有的官员通过科举考试及第以后才能做官,那考试的内容就是天下为公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圣贤书。但是人一旦做官脸就变,早把他们所读的圣贤书抛到九霄云外,哪个不把荣华富贵、升官发财作为人生目标?哪个人读书不是为了做官?哪个人做官不是为了名利?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一切社会行动都成了赤裸裸的利益追逐。在社会逐利的过程中,能够遵纪守法,不取不义之财就算是高尚的了;无论做官、做民、做生意,能做到权利与义务对等,诚实守信,就是有道德良心的了;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就是正人君子了。
人在社会中的一切活动不过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从事某项劳动,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才能得到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从这点上来说,无论干什么都不过是项职业——即谋生的手段(当官也不列外)。而作为职业或谋生的手段,总是想尽量少付出多占有,也就是尽量少尽义务,多享有权利,从而尽可能的趋利避害,以便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这是客观存在赋予人们的社会本能,这个社会本能不会因为受到什么样的超人性教育而改变,也不会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改变。按照社会的惯性定律,人一旦占有了某种社会权力就必然成为一种社会势能进一步让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断扩大或固化,而不可能自我革命把获得的权力和权利主动让出去。这一点无论对个人或组织都是一样的,在一个既定社会条件下,既得利益者从来不会主动让出自己的利益,反而会通过各种明规则和潜规则扩大自己的利益,扩大自己为获得利益而占有权力(这是获利的条件)的权利边界。就连明清时期的一个刽子手都会利用自己那么一点点权力制造出许多潜规则来大捞好处,以至于犯死刑者家属不得不托人情送钱财,以求得到一个好死法。反之则是另一种死法,前者一刀斩下立即毙命,没什么痛苦;后者则受尽折磨却不让其立即死掉。这无疑是做给死者家属或亲人看的,让人惨不忍睹,才能乖乖地送上钱财,以图个囫囵尸首。关于权力边界和潜规则,请看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一书。这里再次说明人性无善恶,只有趋利避害的生物性本能作用下形成的互助和斗争。在这种互助和斗争中,贪欲和占有是最大的动力,无论是互助还是合作,目的都是为了趋利避害,可见社会中的一切联合和斗争都是当事者趋利避害的方法和手段。作为社会的道德、法规和组织纪律,正是为了克服人性的无限利己而设定的限制和约束条件。这个限制和约束条件体现的是社会整体意志,是社会运动中的天意。作为个人,超过了道德、法律和组织纪律允许的占有和私欲满足,必定会违背社会整体运动中的这个天意。天意的作用虽然抓不着看不见,作用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也都不可预测,但是体现天意的道德、法律、纪律总是清楚明白的摆在那里。遵守这个清楚明白的天意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反之违背社会道德、法律、组织纪律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天意。但是人的聪明就在于人有侥幸心理,人会投机取巧,会钻法律的空子,会口是心非,会颠倒黑白……如此等等,以用于做违法、违规、违纪时的心理平衡。另外往往还会拿出一些类似的事情作比较,或与别人作比较,作为自己违背道德、法律、纪律的自我心理让步,从而心存侥幸。社会生活中的所有法律规范都是人制定的又都是靠人去执行的,因而都有空子可钻,当看到别人钻了空子、占了便宜往往也没被发现、逮住,于是自己就心里痒痒难受起来,一旦有机会就会立即靠自己占有的社会地位和资源去钻空子违法乱纪。这也是一种社会效应——即社会病毒传染效应,根本原因当然在于社会病毒。而社会病毒又源于社会结构不合理,以及社会运行机制出现了问题。病毒一旦寄宿于社会肌体,就会迅速繁殖蔓延,让接触者立即被传染、倒下或不治而亡。社会中之所以有小偷存在,就是因为小偷不会因为一次行窃就会被逮到,还可以搞成警匪一家,所以小偷总也不能彻底灭绝。如果每每初次下手都会被逮到,并且终身被监禁,也就根本不存在小偷了。像现在大城市里到处都是电子眼,直接就从根本上消灭了小偷犯罪条件。因为社会管理之道德、法律、法规、组织纪律总是有空子可钻,所以违法乱纪就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得逞,这就表现为社会天意大网之疏;而一旦社会环境条件和个人存在条件发生了变化,则所有做过的坏事都会以秋后算账的方式进行清算,这个清算又显示了社会天意之网的疏而不漏。“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明天拉清单”这一句话道出了社会天意之网的疏而不漏的哲学原理——社会物理学原理。这前半句表示,人在得势时疯狂而不知天高地厚,后半句则说明其所作所为都被清清楚楚的记在了社会电脑的存储器里,只要有人按下几个键,其所有行为都会被立即打印出来大白于天下,哪怕他当时做得再巧妙,行为再秘密,在打印出来的总清单上一笔也不会少,并且清清楚楚,逻辑严密。
人在社会竞争中生存,也像动物一样在生物圈的食物链中角逐。野兽在大雪天外出觅食,出于无奈,因此可能落入人为的陷阱里,被人逮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知又有人正手持弹
弓要把黄雀打下来;手持弹弓的人又没顾及脚下的一个深坑,一脚跌下去…..这个故事发人深省,让面对利益追逐时,不要只往前看,一心盯在目标物上,也要看看身后或脚下是否有什么危险存在。
人能违法、违规、违纪律做坏事,还常常出于一种攀比心理,比如贪官受贿和索贿,首先是看到了一些被他看不上眼的人当了大老板发了大财,而那些能发财的老板们正是因为官员们批了个条子而得到了某些社会资源(可以是有形的人财物,也可以是无形资产),于是认为收点钱财理所当然。其次是看看周围的人,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换,一个个混得春风得意,顺风顺水,一路飞黄腾达。于是就产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不正常心理,心想反正不是我一个,大家都在这么做,我何能独善其身,自命清高;大家都这么做,我一个人也顶不住,我不随波逐流就不合群,不同流合污必然会被排斥于利益群体之外。于是两眼一闭,混迹江湖,只顾贪看眼前的“霓裳羽衣舞”,何管以后的“渔阳鞞鼓动天地”。这样,就必然会留下许多致命的被撬的支点,正是这些支点让自己处于危险状态。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作为“四两之力”作用于社会运动这个大杠杆上,就会立即被人撬起来掀翻。比如,有的官员因为一次会议迟到被查出重大问题;有的官员家里被盗,虽说自己不敢报案,但是盗贼被抓后供出了他家的非正常财产,于是引起舆论关注,一查便是个大贪官。还有因戴名表被查处的贪官;更让人可耻的是因为情人背叛而暴露的贪官;另有不可思议的被捡破烂“捡”出来的贪官;被一场大雪“压”出来的贪官;被一个劣质水管漏水“漏”出来的贪官。其他还有被“骗”出的贪官;被拆迁“拆”出来的贪官;被刑事案件“牵”出来的贪官……如此等等,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但归根结底就是自身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所致,因为这些行为
时刻都将被社会电脑所记录下来,放在社会储存器里。一旦有一个小事件触动了打印键盘,其违法犯罪清单立即被打印出来。某个偶然中的社会生活事件,仅仅起到了在其危存状态下施加了一点外力作用,由此支点失去平衡,顷刻之间呼啦啦似大厦倾。
《红楼梦》里“醉金刚小鳅”为什么能翻大浪?原因不是倪二有多么大的本事,而是贾府实在是到了崩溃的边缘。贾府的抄家、衰败,从根本上说与倪二没有多大的关系,张华的存则确实是贾府的一颗定时炸弹。王熙凤导演的自毁戏,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同时还说明贾府得势时又是何等的嚣张、猖狂。尤二姐之死被人揭发,只是一个杠杆作用,由此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贾府塌方式垮台。这和当今一些地方的政府官员塌方式腐败被暴露,接着是一大批官员随即倒台,又是何其相似!王熙凤指使张华去状告贾链,并扬言“就告我家谋反也不要紧”,可见何等狂妄!这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官员(或家属)醉酒驾车,出了事故扬言“我是某某!”、“我爸是某某!”、“我爱人是某某!”……又是如出一辙。贾琏的违法乱纪之事,不过是在贾家失势时正好作为杠杆支点被对手利用。当今倒台的一些贪官扪心自问时,恐怕也是这样想的,要不然怎么会有人面对讯问说出:有的人比我罪还大,你们怎么不敢去查?如果让我去查你们,一样可以把你们查成大贪官!可见直至倒台还是执迷不悟,还是在与别人攀比,压根就不懂得社会中的“人和人不一样”、“人比人气死人”。所以古人有训“勿以恶小而为之”,违法违规之事不在大小,哪怕一点小小的事件,在一个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就能成为导火索引爆定时炸弹。用杠杆的原理说,正是因为某一件小事撬动了平衡中的那个正常存在,使其在原来的支点上失
去平衡,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致使当事者或身败名裂,或者家破人亡。
人的追名逐利之贪欲,常常会被别人(通常是竞争对手)所利用,在关键的时候被撬起来掀翻。如果有问题被别人抓在手里,就会时刻被别人所左右。比如上级统治下级,往往就利用腐败和反腐败这个有力的工具。因为让下级腐败,才能抓住把柄在手,有了把柄才能把下级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让其效忠于自己。谁不老实听话,就立即查处,绳之以法。国民党政府时期的腐败和反腐败、打老虎,无不是虚张声势,无功而了,就是最好的证明,上面的统治者无不是睁只眼闭只眼让下面去腐败,而又将其腐败问题牢牢捏在自己手里,需要时就拿出来作为杀手锏。这样一来,下级在上级面前必然俯首帖耳,恭敬虔诚,绝对不敢怀有二心。于是实际的争权夺利政治斗争,就变成了冠冕堂皇的反腐败斗争,由此既打击政治对手,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点民心,如此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所以所有的专制集权者,都对这一方法了如指掌,并应用得熟练而又巧妙。表面上大张旗鼓反腐败,实际上是打击政敌;一只手养贪,一只手反贪;也就是一手软,一手硬;一手是胡萝卜,一手是大棒……因此就绝对不可能从制度上建立杜绝腐败的社会运行机制。官帽掌握在上级领导手里,想升官、保官就必须要跟对人,只要路线正确,所跟着的上级步步高升,忠诚的下级必会得到提拔重用。因为领导也需要有人紧跟,开会时有人鼓掌拥护,说句话就有人照办。有人吹喇叭、抬轿子,做官才有威风,否则就失去了做官的意义。这样的情况下,下级自然就会成为上级的家奴和走卒。至于“明镜高悬”、“执政为民”等等,不过是挂在墙上糊弄老百姓而已。于是反腐败也就成了官场斗争的锐利武器,成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内讧的官场斗争手段,以及官员们升迁、沉浮的悲喜剧。像《红楼梦》贾府一样,一旦朝廷失去靠山,贾琏、贾珍等人的恶行便会被政敌所利用,这时哪怕原来是自己的同系也会立刻翻脸,落井下石,如贾雨村下令查抄贾府一样,立即让显赫的贾家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落下树倒猢狲散的下场。这又说明当一个人的存在成为别人的危险源或危险
因素的时候,便随时都会被人找机会将其置于死地。所以有些官员的跳楼自杀或其他非正常死亡,并不一定都是当事者的“自绝于人民”或者是一时想不开的精神抑郁症。
最后再回到杠杆的原理上来,要撬动一个既存的物体,最省力的方法是让支点尽量靠近该物体,这也是俗话说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同时还要尽量加长动力臂,这就是长期不懈的努力,并待时而动。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合作者参与进来,这样一有机会就立即行动。这时振臂一呼,一诺百应,齐心协力在支点上猛一撬,阻力点就会立即破溃,既有存在物便呼啦啦倒下去似大厦倾。成大功必须靠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就是加长动力臂并提高自身的质量和能量,而在关键时刻又要挺身而出,勇往直前,不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在找到了最理想的支点后,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所有积极因素形成的合力集中在一起,猛一拼搏,一下子就会让阻
力点破败,从而使被撬的目标物一下子垮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举成功。
李继领先生
【作者简介】李继领,自号三一居士。释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求真一贯。现为太平书院院长,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思想者。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