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寺是萧县八景之一,坐落在萧县县城西北角,四面环山,风景旖旎,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坐南朝北的寺院。每年秋天,周末只要有时间,我便会和爱人去游玩。
那天,天还没亮,我们洗漱完的和游人更是自由自在地边走边聊,边欣赏着身边的美景,边指指点点。我们跟在人们身后,欣赏着游人的步幅,和着游人的节拍,顿觉心旷神怡。毕,便出发了。大约行了半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距离圣泉寺最近的泉山山脚下。我们在商店买了几瓶水便哼着歌儿上山了。
我们沿着泉山山谷,拾级而上。这山谷一点也不险峻,岩石奇形怪状倒也不假,却一点也不嶙峋,给人一种温润亲切之感,石间杂草丛生但都以枯萎,可生机尤存,偶尔见草蛾飞来飞去。一路上,取水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或拎着壶、或抱着瓶、或挑着桶、或扛着坛,他们谈笑风生,无拘无束。晨练
圣泉寺门前(东北角)原有一棵千年菩提树,两人手拉手合围有余,高三十余米,枝繁叶茂,蔚为壮观,是游人合影留念的理想景点,但它却毁于十几年前的一场大风。极目远眺,正前方是令人遐想的“三仙台”(萧县八景之)—松涛阵阵,枫叶如火,怪石嶙峋,芳草萋萋。东北角的凤凰山脉紧相连的是“龙抓沟”(萧县八景之一)。它又名“龙爪沟”,是孝子小黑龙去黑龙江探母前留下的烙印。但这只是美丽的传说而已,不要当真。东南角峡谷间,松柏掩映处,隐隐约约现一石洞,洞前有一巨石掩盖,好像农家门前的影门墙一样,洞内仅容的两人。传说古代弟兄两人曾在此读书,谈经论道,故美其名曰“二人读书洞”(萧县八景之一)。
圣泉寺东边有一八角亭,飞檐翘起,勾心斗角,雕梁画栋,几根抱柱,虬龙盘绕,或昂首而上,或低吟而下,或左顾右盼,或互相嬉戏,活龙活现,惟妙惟肖。亭下泉水汨汨,终年不竭。俗活说:“上有渴其林,下有圣泉水,圣泉水喝死不伤人。”这是对圣泉水的赞誉。其实,这一点也不夸张。圣泉水含多种矿物质,又含千年何首乌成分。甘洌爽口,营养丰富,人常饮之,头发乌黑润亮,益寿延年。圣泉水浮力较大,你瞧——将一枚硬币投入水中,它就会浮在上面,很久不沉。君不见池中那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硬币,都是游人愉悦时的杰作。
亭子东面有一棵唐槐,携妻抱子,盘根错节,虬枝张扬,生机无限,曾是唐代大将尉迟敬拴马挂鞭之处。上面挂满了连心锁,飘拂着数以千计的红绸带,那都是天下来此游玩的有情人心心相印的见证。但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些美好的传说而已。
寺南是泉山山脉,蜿蜒西南,与虎山相连,绵延数十里。但距寺东南三里许,有一美妙去处,也是萧县小八景之一,名曰“桃花娘娘洞”。此洞纵深丈余,洞中又有一小洞,相传可通几十里外的瓦子口。正是当年“白马夫人”养修避难之所。只因洞前植有大量桃花,故名。据传说,宋朝以前,每年春天,桃花盛开之时,清晨阳光初升之前,你若一人去往此处,有缘就会看到一女子手执一枝桃花,婉若仙女,飘飘然从桃林中徐徐升起……而现如今,洞中仅存“桃花娘娘”无头石像一尊,其头在十年浩劫中失踪,至今不知所踪……
寺门是近几年才修好的,金碧辉煌,颇为壮观。东南厢房也在先前曾被修缮过,只有院内那几株唐柏古杉,傲然屹立,见证着圣泉寺的沧桑巨变。我们参观了各个厢房,大殿左右与罗汉窃窃私语,大殿中我们虔诚地许过心愿后,才恋恋不舍地走出寺院。
寺院东边有一开阔地,热闹非凡。生意人的吆喝声,游人的讨价还价声,枪碎气球的叭叭声,人们的笑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绝妙的现代交响乐。
我喜欢玩气枪,投玩具。在上师范时,我曾以五发子弹射击47环的好成绩获年级第二名(孟瑶第一)。“这样吧,老板,别一元十枪了。干脆,我若打爆气球,你不收钱;若打不爆,一次一元,怎么样?”我手推气枪,做瞄准状,心情异常激动。
“那行啊!”生意人爽快地答应。
我并不趴在那里,也不是距离那么近。后退十步,单手拖枪,眼只一眯,扳机一动,“叭”、“嘭”两声,气球便已裂开,碎末便花一样纷纷落下。我一连十发,发发命中,博得掌声、喝彩声阵阵。
男老板忙着递烟。女老板满脸堆笑:“好!好!兄弟真是神枪手啊!你累了吧?歇会。“
我笑了笑,知趣地将枪交给了女老板,一脸的自豪和得意,潇洒地往后猛一摆头,挽着妻子的胳膊往圣泉亭走去。
“到圣泉寺若不喝圣泉寺水那叫遗憾,就如去北京不吃全聚德烤鸭一样。”老婆讲。我一边吃着冰糖葫芦,一边夸老婆真牛。
为了喝圣泉水,我们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我舀一瓢水先送到老婆口中,然后自已舀了一瓢,“咕嘟咕嘟“地仰脖而尽。
“乖乖,你属牛的!“
也难怪,这水清清的,温温的,甜甜的,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再冷的天,喝得再多,也不会闹肚子。
回去的路上,我们一路高歌,手挽着手,一步一步往前走。
王天啸先生
【作者简介】王天啸,别名渔叟,70年出生于书画之乡萧县。安徽省作协会员、宿州市作协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萧县分会副主席。已在各类刊物发表作品200万字。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