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当这首歌曲又一次以轻快的节奏在耳畔想起,歌词简单明了,意境优雅委婉,令我沉醉其中。或许我们都会哼唱几句,却几乎很少有人晓得其作者是谁?有这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台湾校园歌曲名义在大陆风靡一时的《兰花草》,由此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希望》,其作词正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领军人物之一胡适先生。
从《希望》到《兰花草》,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发展过程。这首歌传唱之广,从中可以感受到它的清新、质朴、深情。或许是因为我对民国史稍有了解,每次听这首歌,总能在优美的旋律中感悟到作者当时的心绪,或焦急,或惆怅,中国文人历来喜爱以兰花表述心怀,胡适先生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依然希望文学革命如兰花草般在来年的春风中能够盛开,故将小诗取名《希望》。
独坐在寂静而又冰凉的夜海,这首《兰花草》反复在播放,习惯了繁华过后的孤清,在孤独里思考和感悟,上下求索,心间也油然而生了希望的光辉。花落凡尘,岁月承载着指尖的繁琐,盛世的欢愉,只是一抹记忆,终会湮灭在流光里。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漫漫人生路中,当没有梦想,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会举目茫然,心无归宿。
希望,如鲁迅说:希望是本无所未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也曾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看不到光亮而迷茫,也曾在十字路口徘徊,踌躇犹豫而压抑。但只有心生希望,人才有饱满的精神,为之而奋斗。
家家都有难念经,人人都有烦心事。一个人的成熟与时间和年龄毫无关系,只是经历的多了,也就感悟深了,逐渐也就成熟了。即使在寒冷的冬日里,热情都不会结冰,因为春天总会来临。没有比脚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希望一直在前方,就要怀揣梦想,锲而不舍。正如泰戈尔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时光清浅,岁月悠长,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在无数次的拼搏、奋斗之后,必然活出希望。坚守梦想,就可以扬起梦想之帆,承受生活的磨砺,在风雨中生长,在苦痛中坚强,在以后的人生中勇往直前,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仓央容若,原名许志刚,甘肃古浪人,自幼喜欢中华古典文化,擅长近体诗和现代诗,会画(以国画见长);在哲学、美学、历史学等方面有些造诣。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集有《秋晨集》、《政论杂谈》、《不曾忘却的日子》、《西北孤莲》等。书画代表作为:《小桥流水》、《国色争艳》、《云壑飞瀑》等。
责任编辑:许志刚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