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 > 文苑荟萃
文苑荟萃
  • 新闻
  • 视频
  • 百人百事
  • 文苑荟萃
  • 藏龙卧虎之地考

    时间:2018-06-29 17:15:03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李敦景

     

    5.jpg

     

    藏龙卧虎,意思是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 深藏不露的人才。 出自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这句诗是形容暗石的威力似虎,盘根(树根)气势似龙。从此,“藏龙卧虎”常被引用,渐渐化为成语,再后来引伸到“藏龙卧虎之地”。

    “藏龙卧虎之地”指的是:某地出现过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现在我们上网查,用“藏龙卧虎之地”的很多,意思是说他们那个地方出了许多历史名人。但是,真正考证是否有“藏龙卧虎之地”?至今还没有人考证过。

    “臧龙卧虎之地” 有吗?真有吗?在哪儿呢?

    据笔者了解,“藏龙卧虎之地”有!真有!就在山东诸城,在山东诸城西南,至今这里还有“藏龙涧”和“卧虎山”。“藏龙卧虎之地”就是根据这一“涧”一“山”而来的。

    据笔者考证:在虞舜时代,诸城西南有一条深涧,叫“藏龙涧”(王金玲《虞舜大传》),皆因为这里埋藏着许多龙骨而得名,现在,在这里的确产出了大量的龙骨化石,这些龙骨化石已经证实:这里的确埋藏着许多龙,是典型的藏龙之地,虽然当时老百姓不知道这是恐龙骨骼化石,但他们知道这就是龙骨,因而称这里“藏龙涧”就不足为奇了。据《乾隆县志》记载:上古时代,诸城南,距“藏龙涧”不远处,有一座山,叫“卧虎山”,因为这座山像一只老虎爬卧在那里,因此而得名。

    这些文字记载和实物具有真实的史料价值,足以证明山东诸城就是“藏龙卧虎之地”。

    有人会问:我们只知道山东诸城有个“龙骨涧”,现在叫“恐龙涧”,也曾听说叫过“龙骨殿”的,从来没听说过叫“藏龙涧”啊?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也做过考证。

    “龙骨涧”是1973年开始叫的。那是胡承志先生在地质学报发表《山东诸城巨型鸭嘴龙化石》中提出来的:“化石发现于山东诸城吕标公社龙骨涧”。据胡先生说,当地老百姓发音不准,称这里叫“龙骨店”,“店”与“涧”的发音相近,因此,胡先生用了地质方面的词改为“龙骨涧”。

    “恐龙涧”始叫于2008年。当时,诸城举行了第三次恐龙发掘,地点在龙骨涧南不足60米,在这里产出了大量的恐龙化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发现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的恐龙化石群。 “恐龙涧”所指的就是这里,而不是胡承志老先生提的“龙骨涧”。

     至于“龙骨殿”之说是文人演绎而遐想的。他们把当地老百姓发音不准的“龙骨店”改称“龙骨殿”,意思是说这里是龙的殿堂。这个 “龙骨殿”指的就是“龙骨涧”。

    以上说明:“龙骨涧”的发现比“恐龙涧”要早。因为还没发现“恐龙涧”时,“龙骨涧”已经产出了许许多多恐龙化石,并装架起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龙化石“巨型山东龙”和“巨大诸城龙”,日本称“龙骨涧”是中国“恐龙化石的宝库”。从时间上“龙骨涧”要早于“恐龙涧”。

    以上考证结论:“藏龙涧”指的就是“龙骨涧”。

    那么,为什么“藏龙涧”慢慢地被当地人遗忘了呢?这与历史变迁,战乱频繁,老百姓流离失所有关“藏龙涧”是渐渐地消声匿失的,我们只能从记载中去寻找答案。著名作家王金玲《虞舜大传》中记载的“藏龙涧”地点指的就是现在的“龙骨涧”了。

    有人还会问:没听说诸城有座“卧虎山”。《乾隆县志》记载的已经很清楚了。“卧虎山”就是北宋开始叫的常山,传说北宋大文豪苏轼“卧虎山”祈雨显灵,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苏轼,便把卧虎山改名为常山了,现在山东诸城的常山就是原来的“卧虎山”。

    回过头来,我们再比较北周诗人庾信写的诗句,诸城的“藏龙卧虎之地”要可信得多,踏实得多,而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就逊色多了,因为,庾信写的是诗,是写自己的感受与情绪,是形容与想象:那暗石与盘根似龙似虎。而我们看到的这个文字记载与实地是相连的看得见的“藏龙卧虎之地”。

    根据以上论证,“藏龙卧虎之地”在山东诸城是不容置疑了。

    诸城也的确是“藏龙卧虎之地”。在诸城,我们看到了“藏龙卧虎”的史实,这里有世代众多彪炳史册的名人,例如:虞公冶长樊崇伏无忌诸葛亮张择端 赵明诚李澄中张衍、丁耀亢、窦光鼐、刘统勋、刘墉王心源王冷泉、王乐平、路有余、王统照、王翔千、王尽美陶钝、康生、孟超臧克家、江青、崔嵬王希坚王愿坚、李仁堂 等等。

    现在人们不在乎“藏龙卧虎之地”来源考证,也不在意它的始传地了,而重视“藏龙卧虎”成语的含义了,用“藏龙卧虎”来颂喻某地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文字:某某地方是“藏龙卧虎之地”,然后,例举许许多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以此证明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但是,诸城既有“藏龙卧虎之地”的记载与实地,又有“藏龙卧虎”的史实,这在其它地区是没有的,唯独诸城享此殊荣!

     

    作者简介:

        姓名:李敦景  又名沅臻 字:厚儒  号:非声 笔名:言者青青。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 山东省考古学会会员 潍坊市文博学会副会长理事。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