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老师”这个称谓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已然成了最便宜的敬意词,动不动就是“***老师,您好”成了人们日常见面的问候语,涉嫌有点繁文缛节,过度客套了。
几千年传承的师道定义了三个级别的称谓:“老师”、“师傅”、“师父”,比照现今教育体系,相当于:小学到大学的教师(老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师傅),岳云鹏的授业恩师郭德纲(师父)。
“老师”在今天的普及教育中就好比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对多教育,演示、讲解完即可,吸收多少,学的好坏完全看个人造化。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演、讲对得起“老师”这个值得尊敬的称谓。离开这个环境,绝大多数都是形同陌路。
“师傅”好比翰林院的帝师,一人教几个,为皇子、阿哥们不厌其烦的演、讲,更重要的是用自身的学识、经验为其谋划未来,差不多算是捆绑在了一起,当然受到极大的尊敬。又如东林书院讲习,教完知识后再指点出路。现今,因为级别够高,相应的知识直接以金钱衡量,所以相互利用的多,捆绑就算了,反目成仇的也时有耳闻。
“师父”在过去相当普遍,各行各业比比皆是。以“父子”关系相处,得到“师父”的全力栽培,再携个人造化方能成就“大师”称号。但少有“大师”的孩子由“大师”自己教授技艺,皆送去其他“大师”处学习。
为何如此?因为再高级的父母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也会丧失计划好的原则性。而“师父”不同,由于没有血缘关系,少了撒娇、心软,“师父”更看重“徒弟”能否成材,故“师徒”间的交流比“父子”的交流更透彻高效,加上对孩子心性德行的认可,那悉心传授(教授技艺、心得体会、规划未来、精力与金钱的付出、出现了错误的担当等)起来的效率自然就高。可惜,在今天社会上“师父”这个职位太稀缺了。有这心思教的少,相信有人能这样教的就更少了,双方有缘碰到一起的真是凤毛麟角啊,就像郭德纲这样的例子太少了。
说回“***老师,您好”这个称呼,在云南、贵州有一种称呼: “姓氏+师”,例如:“张师”、“李师”,以此来表示礼貌就挺好,也不会乱了“师道”。
作者:荒烟(微信号:ying741657890,公众号:miaoxu0316),空灵如禅,用心行走于世,淡看世间繁华...
责任编辑:许志刚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