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一些人,先知道的《梁祝》小提琴曲,后知道的《玫瑰玫瑰我爱你》。
一些人听过梁祝小提琴曲,却不知陈钢;一些人听过《玫瑰我爱你》,却不知陈歌辛。
一些人知道陈钢,知道陈歌辛,却不知两首世界流传最广的中国歌曲,竟然出自父子二人——陈歌辛,陈钢。
原来中国竟然有这么优秀而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大师,他们的人生轨迹,应该有着更加清晰的路线;他们的形象,应该更加鲜明。至少,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不能只知小提琴夜曲与舒伯特,只知钢琴交响曲与贝多芬,却不知《玫瑰玫瑰我爱你》与陈歌辛,不能不知《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与陈钢,我们中国音乐大师名字和应他们的作品一样家喻户晓。
所以,我们有必要,更加近距离地走进他们,了解他们。
陈歌辛原名陈昌寿,1914年出生于江苏南汇(今上海南汇),著名作曲家,人称“歌仙”。其祖父为印度人,祖母是杭州人,祖父婚后便定居上海。陈歌辛本姓吴,后被其母过继给她的友人陈姓人家。
陈歌辛毕业于上海格致中学,曾短暂跟随德籍犹太音乐家弗兰克尔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及声乐、钢琴、作曲、指挥。其后在上海一些中学教授音乐,并创作歌曲。1938年,陈歌辛任中法剧专音乐教授,与张昊、铁铮、郑守燕等组办“歌咏指挥训练班”,谱写了一些抗战歌曲。1941年,陈歌辛被日本占领当局逮捕,关入著名的极斯菲尔路76号,被酷刑折磨三个月后放出。之后,写出了著名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凤凰于飞》、《夜上海》等名曲,先后由周璇、姚莉等红星演唱出名,在上海风靡一时。
《玫瑰玫瑰我爱你》,源于陈歌辛玫瑰色的爱情。
出身于印度贵族后裔的陈歌辛,流落于佛门信徒的中国家庭,已是一介布衣了。也许是印度人能歌善舞的天赋,他以独特的才干,凭自学成为“中法剧专“的音乐教授。当年19岁的陈歌辛,一件洗得发白的兰竹布长衫,掩不住他的风流倜傥,居然赢得了上海吴宫饭店经理家的千金,美丽姣好的金姣丽的爱情。当时16岁的金姣丽已是上海南京路新新公司楼上琉璃电台的播音员,还频频在话剧舞台演出,相当出色。陈歌辛的英俊和才华,和金姣丽的妩媚,姣好,碰撞出了爱的火花。金姣丽那蒙娜丽莎般的微笑,激发了作曲家由衷的乐思,化为他心中永不凋谢的玫瑰。
金姣丽并不是娇滴滴的富家千金小姐,她倔犟地冲破了门第相当的家训,勇敢地追求爱情,追求她心中的玫瑰,与心爱的人儿走到了一起。1934年,陈歌辛与金娇丽结婚。
婚后第二年,陈歌辛创作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剧《西施》。当沉浸在爱河的陈歌辛被日寇入侵的铁蹄惊醒后,立即大声疾呼抗日救亡,与中国现代舞之父吴晓邦合作创作了《罂粟花》,《丑表功》和《春之消息》等抗日歌舞。他公开跳上孤岛上海的舞台,高唱他创作的抗日歌曲《度过这冷的冬天》。这首歌当年在新四军中很流行,歌声给陈歌辛带来的是日本宪兵的镣铐和牢笼。而滚滚的爱国激情并没被铁铐锁住, 他组办“实验音乐社”,积极传播苏联歌曲和抗日救亡歌曲,并谱写了《不准敌人通过》等抗日歌曲。
抗战胜利后,由于陈歌辛积极投身于进步文化运动,又被国民党抓进了监狱,关了7天被保释出来后,等待他的已是失业后的卖唱生涯了。
1946年,陈歌辛投奔进文人云集的香港,找到了夏衍。他为进步电影作曲,还常与夏衍、郭沫若、丁聪和吴祖光畅谈文艺。这是他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他的艺术才华在香港浅水湾畔流光溢彩。
1950年陈歌辛回上海,任昆仑电影制片厂作曲。可惜,正当他创作精力旺盛时,一场灾难悄悄降临,反右派运动席卷中国大地, 作曲家陈歌辛,在劫难逃,1957年在被打成“右派”,送往安徽白茅岭农场劳动,于1961年因饱受管制,饥饿,疾病的折磨死于当地。可惜,一代才华横溢的作曲巨星就这么陨落了,时年仅46岁!
1979年才获得平反!
陈歌辛共有三子一女,其中长子就是陈钢,1935年出生,为著名音乐家,作有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1949年上海刚解放,年仅14岁的陈钢就被父亲托人送去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和父亲一样,陈钢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特别爱好。父亲在他10岁时为他请来了匈牙利钢琴家瓦拉教他弹琴。陈钢在艺术上的起步是他创作的第一首歌《我们是保卫和平的铁军》。这首歌由他父亲修改后被刊登在《解放日报》上。“小荷才露尖尖角”,父亲以伯乐的眼光,认准了儿子陈钢是棵好苗子。
陈钢参军后,在军政大学文工团辗转各地的演出间隙,开始在父亲的启蒙下学习作曲。陈钢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1955年复员到上海,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上海音乐学院。
可是,陈钢虽然考进了理想中的大学,自父亲被打成右派之后,作为“右派”的儿子,又因为他替同校声乐系的同学抱不平,被打成“右派”的“辩护士”、“白专道路”的典型,被特别留团观看一年,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及歧视。
《梁祝》交响乐就是陈钢在这种逆境中创作的作品!
悠扬优美、如泣如诉的旋律里,揉进了陈钢多少难言的心声。他知道,父亲多少年来想搞交响乐而一直未能如愿,他多么希望用他手里的作品给父亲送去一份慰藉。灯下,有母亲执着的身影;谱上,浮现出一双亮澈的眼睛;那是一位端庄秀丽的部队文工团歌剧演员的大眼睛,那清澈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他——初恋的温馨鼓励着陈钢,《梁祝》里流淌着他的激情。1958 年,在何占豪的帮助下,他终于成功啦,第二年,获得演出,播放,当《梁祝》那缠绵、悠扬的乐曲,在中国大地上响起,远在安徽农场的陈歌辛从广播里听到了《梁祝》,激动万分,他让陈钢尽快将谱子寄给他。陈钢多么想将成功的作品送到自己的父亲手里,可他连名字都不敢签。在那个非常的年代里,他必须与他的“右派”的父亲划清界限。
但是他又何尝想到,有人也要与他划清界限呢!当陈钢心爱的姑娘从无线电波里听到《梁祝》时,迫不及待的赶到上海,与陈钢紧紧的拥抱在一起。然而纯真的爱无法冲破世俗的屏障,姑娘的家人一致反对:她的家庭不愿接纳这位“门不当户不对”的年轻人。陈钢忘不了那个漆黑的夜晚,北海公园里一片凄然。命运已经判定陈钢和他心爱的姑娘诀别。就在这时,公园的广播喇叭里遥遥传来了《梁祝》哀怨的“楼台会”。陈钢做梦也没有想到,《梁祝》竟成了他初恋的“墓志铭”。
《梁祝》成功后,他被留校任教。以后,《梁祝》作为国庆十年献礼的作品。可惜,在全国打响“文革”中,因为《梁祝》“歌颂才子佳人”而受批判,陈钢也被关进牛棚,打成了脑震荡!
历经磨难清贫,痴心不改。在小提琴曲《梁祝》先后荣获近十次金唱片奖和白金唱片奖的同时,作曲家陈钢也被载入十项世界名人录。今天,陈钢不无感慨的想起他已故的父亲陈歌辛,耳畔重新响起父亲创作的那首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名曲《玫瑰玫瑰我爱你》。这是我国第一首被译成英语传遍世界的抒情歌曲,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流传最广的中国流行歌曲,美国著名歌手Frank—Laine用爵士音乐的风格唱红了这首歌。
如今,年近八十的陈钢,当了十年的市人大代表,现为中国音协理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历史终于给了他应该拥有地位和声誉。
历史翻过了厚重的一页。对过去的一切,陈钢认为这不仅是作曲家父子的命运,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共同经历过的命运。对此,陈钢并不耿耿于怀。他带着父亲被平反昭雪的欣慰,将过去的惨痛代价作为生活的馈赠,融入他新的艺术创作中。他从人类共同对真善美的追求中,理解了父亲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和自己的《梁祝》何以能在世界流行。他要与父亲一样,历经磨难永远歌唱。
张淑梅女士
作者简介:,张淑梅,笔名梅一舒。安徽濉溪县徐楼中学教师。中国民革党员,淮北市作协会员。业余从事创作散文,诗歌,小说以及剧本。有散文多篇发表于省内外报刊。有多篇散文分别在淮北市“双拥”征文、烈山“南湖之声”以及香港新媒体《行参菩提》征文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