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患山无景,行来处处峰。
森森迎远客,郁郁接苍穹。
斯景年年看,夫花岁岁逢。
休言歧路近,莫道少人同。
二
云过青山远,风来丽日遥。
万鸟鸣山涧,一溪浮碧涛。
拂衣青栈道,拄杖绿芜桥。
闲来一回首,群山无我高。
2017年元月31日于广州白云面壁居
一
我是如何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呢?是在我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1937大上海》,那部电影让我知道了当年抗日战争不止是发生在乡下的地道战和游击战,原来在大城市里,也有人在抗战。接着我又知道了“南京大屠杀”,不过当时,说起“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我的那几个高年级的学长还争论过,有没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甚至有人说那是电影虚构的。
我是一个对历史很感兴趣的人,所以在我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将五六年级的历史教科书都看过了,里面有抗日战争,基本上就是平型关大捷,地道战,游击战等,确实不记得有南京大屠杀的内容,而且印像中也从来没有听自己的老师提起过。后来,即便到了初中,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印象,都不记得老师是否讲过。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有些商店里还有小人书卖,基本上都是《岳飞传》,《三国演义》,《水浒传》,《地道战》,《游击战》,《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等等,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印象看到过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这类书籍。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南京大屠杀,而是我觉得这么大的一个事情,为什么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完全是一片空白?从来没有人提起过。南京大屠杀很像是凭空出现的事物。
哪怕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网络刚开始普及的那几年,网络里甚至还能出现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人,你和他争辩,又确实说不过他,因为就连网络里对于南京大屠杀是否存在都没有相关的词条。
我为什么有这个印象,是因为哪怕到了网络时代,我都与人争论过是否存在南京大屠杀,而当时对于南京大屠杀信息的匮乏,曾经一度让我自己都怀疑我的坚持是不是错了。因为日本当时的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供奉有日本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问题,“南京大屠杀”问题才最终由一个小圈子里的存在成为了全国性的存在。
二
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这不仅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也是全人类的悲剧,他是一根丈量人心的标尺,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物,不是你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显示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束之高阁的工具。
三
中华历史上,曾经多次被当时的外来文明所统治,比如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后来这些民族都和汉族一起融入了中华这个大家庭,都统一在中华文明这面旗帜之下。
下面这段话,老实说,我真的不大敢讲,因为我怕被人扣上帽子,被当作汉奸。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无论你如何辱骂。
假如当年的日本人灭亡了民国政府,真正实现了他的大东亚共荣圈,会如何?是不是大和民族就变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五十七个民族了?一如满族,一如蒙古族。那么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不是又变成了内战、变成了一场民族融合的战争了?
日本人在南京屠杀了三十余万我们的同胞,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其实这类杀戮,在华夏历史上并不罕见。满族人也在江南搞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相信看过鹿鼎记的朋友们对这两个词条一定不会陌生,我对满清的这两桩恶行的印象也是来自于这本书。而蒙古人杀起人来,残忍程度更是远超满清,蒙古人在北方就将原金国境内的汉族人和女真人杀掉了90%,保守估计,接近三千万人,他们在攻打四川的时候,也杀掉了差不多一千万人,使得当时四川的总人口极剧下降到不足八十万人。这是我那个年代的历史课本里不会提到的。我之所以知道,源于我对“湖广填四川”这个词条的好奇,然后一百度,才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屠蜀,第一次是元灭南宋,这场战争前后打了四十余年,在蜀地的杀戮也贯穿了这四十多年。第二次就是张献忠屠蜀。
人类相互融合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以血腥的暴力去征服,你不服?那就杀,一直杀到你服为止。
另一种融合的方式则是使用文化去同化,华夏历史上多次被外来文明使用武力征服,但是在他们征服之后,不就他们又被华夏文明所同化。
历史上,我们也从来没有用武力征服过日本,但是我们的文化却在不知不觉中征服了日本。今天,许多国人旅游的首选地会选择日本,为什么?因为即便你置身东京街头,你也不会太过迷惘,那些招牌上的日语有许多你也认识,意思也和汉字差不多。
文化的征服不易引起反弹,它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中已经同化了你想同化的异类。
今天,我们之所以纪念南京大屠杀,不应该是记得仇恨,而是要从中总结出教训。我们需要融合,全人类都需要融合,但不是以血腥的方式去征服,而是用文化潜移默化的融合,一如汉唐文化对日本的融合,一如明朝文化对朝鲜的融合。
我们记得南京大屠杀,不是因为我们想要复仇,也不是我们需要记住这个教训,记住落后就会挨打,记住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你就会被人杀戮,最关键的,是我们必须记住,不要拒绝文化的融合,唯有文化才是能将你我共同保存的东西。文化是交流的产物,所以它永远不可能是单方面的。
远离战争,拥抱和平,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文化的同化。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